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女生耽美 > 百妖谱·肆 >第4章 104(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4章 104(1 / 2)

“贺氏百草”发生的命案,终是成了一桩悬案,官府查了许久也没有眉目,各种奇怪的猜测在坊间传了几年,便再也没有什么声息,贺家的小少爷早就被亲戚领去了外地,之后药铺被拆掉,重建成了一个铁器铺,说是找高人瞧过,铁器辟邪,能镇得住。

这几年,他总是绕开那条街,买了需要的东西便速速回家,绝不逗留。

从那个冬天开始,阿爹的身体便落下了病根,即便天气转暖,也并没有太大的起色,他却总是说自己没事,撑得住,有时还会单独用缩地术去别处,不是带回一些书籍便是一些药材,然后在家里默默研究,一会儿熬汤,一会儿炼丹。最近两年,到了盛夏那几天,阿爹已然是退休之势,追人拿刀这种事,已经全部交由他来完成。

阿爹说,对老板夫妇的愧疚,就从每年的夏天补回来吧,补上一辈子,然后到你寿终正寝的时候,再下去跟老板夫妇磕头赔罪。

这样想,他的心里能稍微好受些,但他知道无论自己清理掉多少危险救回多少人命,已经逝去的却永远不可能再回来。

当时间走到他二十岁这年的秋天时,阿爹去世了。

他给阿爹换衣裳时,觉得阿爹其实还很年轻,如果把胡子刮干净,头发梳整齐,一定会有姑娘喜欢他的。

守着阿爹的那一晚,他以为自己会号啕大哭,结果没有,他只是坐在跳跃的烛火里,一遍又一遍回忆阿爹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跟他说过什么有趣的话,以及他们父子一起去过的那些范围有限的地方和看过的每一次日出日落。

他终于成为应家最新的继承人,陪着他的,有这个束缚了应家上千年的地方,一把刀,还有一只几乎没有存在感的乌龟――缓缓趴在桌子上,安静地看着父子二人,偶尔眨眨眼睛,总是一副没有悲喜爱恨的样子,把日子过得四平八稳。

他竟有点羡慕缓缓。

“以后,你不用担心被阿爹取龟壳去摇卦了。”他对缓缓笑了笑,“他活不过你。”

缓缓打了个呵欠。

离天亮还早,他的目光落到自己的左手臂上,那里落了三个鲜红的字――应凡生。

去年阿爹亲手给他文上去的,说这就是他能找到的,让他余生安稳的最好方法。阿爹说这颜料可不简单,有厉害的符咒,有定心守魂的药草,还有应家祖祖辈辈的心念,有他们对他的祝福。

“应家有儿初长成,凡心凡人守众生。”这是阿爹生前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原来他给自己取名字,是真的用了心的。只要他永远记得自己的名字,他就不会变成怪物。他握住阿爹冰冷的手,直到天亮也没有松开。

青垣县里没有谁注意到应家的卦摊已经很久没有摆出来了,更不知道那个算卦的家伙已经不在了。不过就算知道,也不过是“哦”一声罢了。有什么稀奇的吗,青垣县里又不是没死过人,何况只是个连全名都不知道的算卦佬,有他无他,青垣县不还是那个青垣县。

全程给他帮忙处理丧事的只有李火牛,这个家伙跟他当了那么多年的兄弟,无论旁人怎么看不上他们父子俩,李火牛始终都是李火牛,从不认为他们父子有什么不好,反倒是有孩子讥笑他是没出息的小算卦佬时,李火牛总是第一个冲上去要揍他们。虽然他生得瘦,生气时的蛮力却大得很,常把那些孩子吓得哇哇乱逃。他们曾有好几年在一起念书,李火牛总是想着法子逃课,功课也总是完不成,他模仿李火牛的字迹替他写功课,却被老先生一眼看穿,难兄难弟一起被罚站打手心。每次被罚,李火牛都会在下学后带着委屈兮兮的他去河里摸鱼,烤熟后两人吃到心满意足才回家,回家后李火牛还要向他的阿爹解释,是自己连累了他,不是他念书不专心,希望应叔不要再罚他了。而之后李火牛真的为了不连累他,慢慢改掉了逃课的坏习惯,再不愿意写功课也是自己来写了。其实从小到大无论他做过什么调皮捣蛋的事,阿爹也从没有罚过他,还跟他说李火牛是个值得交往的小家伙,要珍惜。

在很长的时间里,他都觉得李火牛像自己的哥哥,但是,自从完全了解了自家后院的秘密之后,他就找尽了一切理由,不让李火牛再上自己家里来了。他不能把唯一的朋友置身于不可知的危险。

他曾问过阿爹,为何那个洞从不对近在咫尺的应家人下手,阿爹说,它只敢对没有防备的人出手,我们应家防了它一千年,那份豁出去的心念它可吃不消,或者说,我们是它注定的克星,在彻底收拾了它之前,我们不会有事。所以你也不要太沮丧,一物降一物,错不了的。

不论阿爹给出的理由是不是真的,他都信了,也更坚定了不能把任何没有防备的人拉进危险的决定。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跟李火牛的友情,得了空闲,他们还是会在一起吃吃喝喝,在集市上找各种有趣的玩意儿。有一回,他们在小饭馆里大快朵颐时,李火牛随口问他,以后想做什么?

他愣了愣,以后?他的以后不是跟每个应家人一样么,用一生的时间看守那个危险的秘密。但是他不能跟李火牛说实话,只能支吾着说以后再看吧,也许就跟阿爹一样,摆摊算卦。那你呢,你以后想做什么?去考状元不成?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