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 手机阅读本书

30(1 / 2)

但卡勒布在造纸厂的经历完全不同,他也有浸纸匠师傅,师傅却不要求他的态度恭敬谦卑,只要他态度端正,认真学习。用对方的话来说就是:你要是学会了,将来就是我的同事,大家是相同的职级,没必要低眉顺眼。要是学不会,你就该被调去学别的工序了,从此更和我没有什么关系。

浸纸匠师傅教授起手艺也毫无保留,因为这手艺并不是他独有的,是领主以及厂长安娜女士带着第一代工匠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比起一直不出师,造纸厂的师傅们更希望学徒快点转正,这样他们就能得到一笔奖金。

在这样的倾囊教授下,卡勒布的学徒期非常短,还因此获得了表扬,这可真是稀奇!要知道正式工的薪水比学徒高很多,但所有管事竟然都如此为一个正式工的诞生高兴。

这样的经历让卡勒布觉得既新奇又兴奋,回到农庄的家时,他恨不得向整个农庄的农奴们宣扬在工厂工作的好处。

还有一件超出卡勒布认知的事。

任何一个工匠师傅都会在他的学徒面前表现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以保持他的权威。在领主的造纸厂,却有一个技术进步悬赏板。

上面列着造纸工序中大大小小的改进需求,比如如何让纸张更白、烘干更快、发酵液加入什么原料能让亚麻沤发的更柔软、什么样的明胶配比会使纸张的质量更好,林林总总,囊括到造纸的每一道工序。

只要是对此有想法的人,都可以打报告向管事提出自己的想法,一旦被采纳,就能被工厂表彰。不仅有一大笔奖金拿,未来在晋升时,也会优先考虑这些做出过贡献的人。

这样的诱惑是很大的,悬赏板前总是有不少驻足停留的工人。

卡勒布也不例外,他注意到浸纸匠目前面对的问题是网模的改良。

纸浆在金属网帘上形成了纸张的雏形,纸张也因此留下了金属网帘的印记,即与铜丝接触部分的纸张更薄,这种印记会在后续的压纸和打磨环节减轻痕迹,但不会彻底消失。

被提出的改进方向有两个:一是在保留网模金属材质的基础上,使这种痕迹越不明显越好。二是寻找一种更适合做网模的材料,植物也可以被考虑。因为这种网模最开始就是用竹子制成的,现在的金属才是不得已的替代。

卡勒布一开始也是顺着这个想法思考的,但有一天,他看见同事肩膀上绣了一朵小小的苜蓿花,发现他的目光,对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她的肩头不小心被树枝勾出来一个洞,回到家以后,她的妈妈为她修补了这件衣服。

卡勒布如梦初醒,一个新的想法诞生了!

与其让印痕变得不明显,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让它变得更明显呢!

第45章 水泥砖房

卡勒布的想法被认为是一个奇招,他没有解决纸张印记的问题,他解决了防伪问题!

随着造纸的人越来越多,翡翠领的纸张虽然质量最好,但怎么辨认纸张是否真的来自于翡翠领却成了一些商人的难题。

他们往往是从其他商队手中拿到新纸的“经销商”,从没去过翡翠领,有的还是第一次接触到纸张。

有的黑心商队将其他人造出来的劣等纸张卖给这些处在零售终端的商人,谎称是翡翠领最高级的上等纸,骗取了高额的利润。

这种行为不仅让商人和花费上等纸的价格却买到了劣纸的客人受到损失,也影响了翡翠领纸张的声誉。

厂长安娜也因此召开过好几次会议,研究解决方法,收到的几个提议都大同小异,即在纸张上留下特有的标记,但安娜并不满意,纸张要的就是洁白无瑕的效果,如果做了标记证明是翡翠领出产,会不会引起客人的反感?

因为上等纸的买家一般都是贵族和大修道院,比常人更加挑剔。

就算买家不在乎,他们做出的标记一旦被人模仿了,那翡翠领的纸张信誉更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到时候遍地都是模仿翡翠领的劣纸,真正质量好的新纸反而会被淹没在假货里。

卡勒布天马行空的想法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难道就不会有一种标记既隐蔽又醒目,既达到防伪的目的又增加纸张的美感?

答案来了,那就是用带花纹的网模过滤纸浆,把网模上的细铜丝编织成想要的图案的形状。

经过反复的试验,有月桂冠暗纹的纸张成功制造出来了。

这种纸在书写时不会感到异常,只有展开对着光亮处,才会看到纸上隐约的暗纹,那是比起周边更薄的纸张纤维透出的光。

这种防伪标记一推出来,不仅商人们高兴,作为买家的贵族们也喜欢。

不仅仅是这种纹饰显得十分高雅,更是因为它只用在上等纸上,清楚的区分了贵族用纸和平民用纸。

能让贵族们心甘情愿买单的,就是一种能将他们和不属于他们这个阶级的人区分开来的“特殊”。

和卡勒布的想法一起被采纳和使用的还有另一个造纸厂工人的发现。

这个工人认识到,在寒冷的天气下晾干纸张会有一些新的变化,这些被冻过的纸张乍一看产生了一些褶皱,比平常的纸张更加透明,似乎是浸纸匠没有用上足够的纸浆,导致纸张偏薄。

然而这样的纸彻底干燥以后,就显露出和湿润的时候完全不同的特征,更加平整洁白,原来的透明也转变成更加不透明。

这两种改进思路叠加在一起,才有了现在升级换代、为造纸厂带来更多利润的上等纸。

————

在最近热火朝天的、席卷整个领地的扩建计划中,对整个领地收入贡献最大的造纸厂,理直气壮的争取来了最多的水泥和砖块,建起了两幢气派的宿舍。

宿舍不在厂区内,但直线距离并不远。步行不过五分钟就能到达。因为这一点,新宿舍还有了个额外的福利——可以带家人同住。

这样的好事当然不是免费的,否则人人都要拖家带口的住进来了。

两栋宿舍——一栋只允许女性入住,一个月的租金是一百二十铜币,另一栋条件更宽松些,不区分男女,租金是一百铜。

前一栋宿舍多出来的那些房租,用来付雇佣专门的看守们查验进出人员性别的花费。

住进来的女孩们也知道这一点,多出来的钱交的心服口服。

新宿舍的落成很是满足了一些家庭的需要。有的工人夫妻都在工坊区工作,却因为宿舍严格的男女要求被迫分居。有情投意合的年轻男女准备结婚,讨论到未来住房的问题都愣住了,根本不知道去哪住。有的高薪工人觉得自己完全承担一个家庭的开销,想把父母或儿女接到身边照顾,同样也不知道该将他们安置在哪里。

混住宿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等新宿舍一建成,这些人就纷纷放弃了原本免费的厂内宿舍,宁愿花些钱住在新宿舍里。

“搬家”的人多是几个工厂的老员工,正式工的身份是不必说的,往往还存了一笔不菲的积蓄。

学徒是不要想着搬出来的,一个月的薪水差不多和房租是等同的。但对于正式工来说就轻松很多,房租往往只占他们月收入的五六分之一,却能得到一个更加宽敞和清静的空间,对这些渐渐愿意放开花钱的年轻人并不是什么沉重的负担。

更别提他们住进来的是新落成的水泥房!

“妈妈!你看这个窗子,好亮!”吉莉安将手慢慢伸向窗户中心,还以为那只是个窗框子,掌心却贴在了一面光洁平整的玻璃窗上。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