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天道游戏 >第二十七章 武学传承27(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七章 武学传承27(2 / 2)

“《论拳术内家外家之别》...”舒青轻声念道,然后眼神明亮起来,仔细的往下看去。

“...少林武当,一隐一显。名则有少林武当之分,实则无内家外家之别。”

“一则自柔练而致刚,一则自刚练而致柔。刚柔虽分,成功则一。夫武术以和为用,和之中智勇备焉。”

“呼吸有内外之分,拳术无内外之别。善养气者即内家,不善养气者即外家。”

“拳术之功用,以动而求静;坐功之作用,由静而求动。”

“求其放心。放心收而后道心生。”

“若呼吸练至下行,直达丹田,久而久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若练至中和,善讲仁义,动作以礼,见义必为,其人虽无百斤之力,即可谓之内家。”

“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阳。吾人本具天地中和之气,非一太极乎?”

“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内外一理而已矣。

“拳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

“言语要和平,动作要自然。吾人立身涉世,处处皆是诚中形外,拳术何独不然。”

“拳术可以变化人之气质...”

“师父,这是?”舒青惊叹的看着孙老先生。

“此乃为师四十八年前,赴晋访宋世荣先生,讨论内功及内外家之别之事。”

宋世荣先生,字约斋,号镱泉,直隶宛平人(今BJ大兴县),生于1849年,卒于1927年,享年七十九岁。

宋世荣先生和他的胞弟宋世德先生,人称二宋,都是宋氏形意拳宗师。

先生赋性慷慨,急公好义,有古侠士之风,自幼好学,喜读书,为人多才多艺,对于诸子百家无不涉猎。

于读书之余,常习少林拳和家藏《易筋》、《洗髓》二经。

“回想当初,思虑如今,不禁起了将此事儿记录下来的想法。”

“也想让你好好看看,体会一番这其中的拳道至理...”

听到师父如此浓情厚意的话语,舒青不禁眼眶一红,虽然是在游戏之中,但是这份关怀还是让两世身为孤儿的他很感动。

“谢谢师父!”舒青恭敬抱拳行礼。

“阿青,未来的事如何,无人可知,但你要谨记为师一句话。”孙老先生正色的看着舒青。

“请师父示下,弟子绝对铭记于心。”舒青同样严肃的回答。

“拳即权,拳势愈大,权势就越大,学拳者,明权势,独守初心,有始有终...”

看着面前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家,舒青越发心酸。

历史上的这位宗师,遍寻世间弟子,却无一人可继承其拳学,好不容易花费数十年时光,寻到了海桂元大师承继衣钵,结果在1928年5月,在随张作霖出关时被炸死(海是张作霖的贴身秘书)。

自此孙老先生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传承人。

后来1931年,孙老先生欲寻慧达之人继承自己之拳学。于是登报招收弟子。

仅一周,报名者已达两千余人,先生从中择出三人,认为条件尚可。决定使三人各承自己一门拳学。

然,同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当头,人心惶惶,其时,已不具备潜心修武之环境。于是先生抱憾中断传授。于10月辞职返京。

自此,先生的拳学传承之路,中断了...

舒青想不到当时的孙老先生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感想,也许是淡然?也许是悲痛?又或许是对华夏未来武道的迷茫?

总之,没有人能够懂得老先生的那分略显沉重的内心和想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