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都市言情 > 砍倒这棵树 >第5章 执念的来源(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5章 执念的来源(1 / 1)

温晗的日子并不好过。校区在处理了恶性新闻事件以后,迅速为记者团增派了两位干部协助工作。赵明涛,担任记者团主任;薛智,担任副主任。上级已经对温晗产生了怀疑,若非有充分的不在场和不相干证明,恐怕早已撤职查办了。好在赵薛二人之前是校区社团管理会负责对接记者团工作的同学,和温晗算是熟人。

记者团下属部门很多,如广播站、新媒体中心和美工部门等等机构,其中最庞大的莫过于摄影摄像部门。它是记者团的核心部门,个别优秀成员的作品甚至获得过国家级的奖项。简单熟悉记者团的成员以后,赵明涛打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发现校区摄影社团数量众多,水平参差不齐,不如找个借口合并到记者团来,方便统一管理。会议室中,三人围坐在圆桌前,赵明涛率先开口。

“温团长,我觉得记者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呀。薛智,说说你的调查结果。”

温晗满面赔笑,心里堵了个疙瘩。她听得出来赵明涛变相的批评,新官上任三把火,拿定主意后发制人。薛智拘谨地点点头,打开会议室的投影仪。除了记者团以外,校区还有大大小小一共十三个摄影社团,其中最大的是‘镜界’,共有二十四名成员,其余社团按人数分类,二十人以下、十人以上的社团,不包括记者团和‘镜界’,还有六个社团,剩下的都是十人以下的小社团,有些甚至只挂了个名,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学校每年都会给各个类别的社团拨固定的活动经费,但最后要按照每个社团的人数分经费,资金一共十成,八十人的社团拿八成,二十人的社团拿两成。这笔钱不会均分给众人,大多用于维修和添置新设备。

她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学校对学生社团经济支持的基本方案,作为记者团团长不可能不烂熟于胸,并没有打断赵明涛的发言,隐约觉得他们在酝酿一个对自己不利的计划,至少实施起来不太顺利,要不然为何如此兴师动众?她发现赵明涛和薛智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眼神交换——要切入正题了。

“薛智提到除了我们以外还有十二个摄影社团,我估算了一下他们的活动经费,十二个社团的总和几乎是我们的1.5倍。如果,我是说如果,能把一部分社团合并过来,哪怕只有一半,我们记者团的活动资金就能翻一倍,温姐觉得可行吗?如果成功合并,对我们的人力和财力都是巨大的补充。”

温晗反对这个计划。第一,其他几个规模较大的摄影社团负责人是她的好朋友,比如“镜界”协会的会长孙景楠,没办法厚着脸皮去挖墙脚;第二,她怀疑赵明涛和薛智打算以此为契机架空她在记者团的权力。温晗对权力没有执念,可穆秀琳留下的记者团落到旁人手里,有被横刀夺爱之感;更重要的,她不希望在学校里只能听见一种声音。

她笑着合上钢笔,“很好的想法,但具体怎么实施呢?”

“怎么实施?难道加入记者团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坏事吗?我们有全校最全面最先进的设备,有校园最优秀的培训系统,也是唯一指定的官方传媒部门。记者团的面试淘汰率高达百分之六七十,能通过选拔的都是有思想有能力的学生,其他社团的淘汰率基本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下,甚至招不满。我们只要把通知发出去,记者团扩招,但仅限有摄影社团工作经验的同学,相信报名表会像雪花一样飞进办公室。”

“我当然希望记者团有更多的成员和经费支持,落到实处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你提到面试的高淘汰率,我们要保证每个成员的各项素质达到要求,而不是随便抓一个人,培训以后就能上岗了。现在是学期中,每个人都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假如我们扩招了几十号人,就算我们几个累点给他们培训,他们也不一定有时间参加呀,”温晗顿了顿,本不想表明自己的立场,担心赵明涛和薛智装傻充愣,也没再必要掖着藏着,索性挑明,“而且,你有没有考虑过思想问题?按照扩招的发展趋势,大社团越来越大,小社团逐渐销声匿迹,容易出现差错。我们是学校的口舌,学校的话筒,如果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比如前不久的事情,造成了多坏的影响?虽然我们能够保证自己是久经考验的新闻工作者,但没办法保证以后的成员依旧像我们一样志虑忠纯。我们需要留有其他声音,留有其他社团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集体的强大不因个体的强大而构成,我们彰显力量的方式也不应该是吞并其他学生社团组织,而是带动他们一起发展。”

赵明涛早就料到会在温晗这里碰钉子,“温团长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没有必要在小概率事件上投入和重点工作一样的精力,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小概率事件?出现下一个在官微上捣乱的人是小概率事件,抓工作促发展是重点工作。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社团发展问题,我们的社团需要扩大,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拿‘镜界’举例子,你也知道他们的作品质量,我无意贬低旁人,但有目共睹,他们不如我们。指导教师说过,‘你们出任务更让我放心’。一滴水要想不在世界上消失,最好的方式是融入大海。我很愿意帮助他们,他们愿不愿意接受帮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帮助他们的精力用在招新、培训等等提高记者团业务能力的工作上呢?你也提到了精力有限,把校园里所有的摄影社团合并成一个大集体,方便我们协调管理。”

“水滴汇入大海确实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但是如果纯净水和海水混在一起,纯净水的味道会不会逐渐被人们遗忘呢?万一海水遭到了污染,没有其他水作比较,我们会不会认为被污染了的海水就是纯净水呢?打个比方,没有刻意强调哪种水更好,只是希望有更多的选择存在。”

温晗言外之意,希望保留其他社团作为记者团的缓冲带,战略缓冲区的意义极其重要。当然这些话她不能明说,说好听点叫战略缓冲,不好听的就是拿别的社团挡枪。赵明涛并不认为温晗所担心的危机真的会发生,概率极小,和增加一倍人力财力相比实在不足为虑,发展向来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岂能因噎废食。他们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旁做会议记录的薛智提出一种缓冲方案,先统计一下其他社团的基本情况和意见,了解他们的人数、业务能力和积极性等等信息,探探口风。愿意接受收编的社团,举双手欢迎;觉得独立工作更自由的社团,不强求加入。毕竟收编其他社团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在了解基础情况以后,才能对下一步的行动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好,如果有超过半数的社团负责人同意加入,那我自然不会阻拦。”

三人不欢而散。确认温晗走远以后,薛智关上门对赵明涛说:“明涛,温晗说得不无道理。可能存在的威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很乐观,相信其他社团的负责人会带头加入记者团,“我今晚把传单海报设计出来,让美工部看一眼,没什么问题就派人发出去。别看温晗说‘超过半数同意她就同意’,她怎么知道有多少人同意?还能拦着我们发传单不成?”

“你说得对,恶性新闻事件给她留下了很大的心理负担,我能理解她求稳的谨慎。你受累了。我去给老师报备一下。”

他俩各忙各的,温晗也没闲着。离开会议室以后,苦苦思索如何劝说其他社团的朋友不加入记者团。“他们瞧不起你们,想要把你们吞并了”?不行,不能把赵明涛和薛智妖魔化,抹黑他们无异于抹黑记者团,难道会让她这个团长脸上很好看吗?要想一个办法,让他们认为留在自己的社团更好,而非对记者团产生恐惧感和疏离感。她坐在河边,心不在焉地数着游过的一群鸭子,自言自语:“你是不是在骗我?那篇文章就是你偷偷发的?你可倒好,不管不顾大包大揽,留我收拾烂摊子。希望这次处分不会影响你的实习工作,我听说那里的待遇很好。”

待遇。她眼睛一亮。可以在待遇上做些文章。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