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管亥,黄巾大帅 >第53章 步入正轨53(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53章 步入正轨53(2 / 2)

然后又带着炅母去剿灭太平顶的贼寇。

......

反正就是两队人马轮流作战,由管亥和孙剑压阵,全程参与,保驾护航。

仅仅十五天后,管亥就给徐平送过去一百颗人头。

当然这次明面上的剿匪,自然不可能私吞所有好处。

他思考之后,决定多送些兵器、铠甲,毕竟贼寇的人头在呢。

至于钱粮方面,土匪有多少钱粮,不还是管亥说了算。

于是,一起送过去的还有七八十把兵器,二十几具铠甲,以及大量的绫罗绸缎和五铢钱,粮食也有二百石。

看到成堆的缴获,徐平乐开了花,面对信誓旦旦说缴获都在这的管亥,自不好追问。

分配物资的时候,难免又分了约四分之一回去。

管亥只领了刀兵铠甲,绫罗绸缎和五铢钱,则是送给徐平个人。

徐平表面上退让,但在管亥说麾下都是些粗人,用不到绫罗绸缎后,也就顺势收下。

......在剿灭贼寇的时候,管亥同样也在收拢流民。

得益于管家给管亥造势,管亥大侠之名远播,甚至有游侠少年闻声来投。

管亥选择一些老实的加入管谷,机灵的送给钱物,打发他们到周边郡县打听消息。

具体工作也就交给孙剑来统筹。

至于户口统计造册一事,也就落到了管亥的小妾郎氏身上。

韩龙等一帮少年在练剑之余,也由郎氏负责教他们识字,如此郎氏倒也忙的过来。

......

到了六月中,管谷山寨的建设终于进入尾声。

首先就是山谷口的两大坞堡,搭配营垒,形成第一道防御工事。

营垒储存着大量开采的滚石和砍伐的圆木。

坞堡后的山寨,宽约两百米,长约三百米,占地六万平的样子,和后世一个中等小区相当。

寨墙有六米高,底部是夯土混杂石块而成,上面插着两排尖头木桩,木桩内部又有夯土和石块砌筑的通道,方便站在通道上向外射击。

四角的角楼,每隔一段距离的哨楼,寨门处的城门楼和吊桥,都必不可少。

外围还有一道深两米,宽四米多的壕沟。

夯土和石块砌筑在一起,本就坚硬,泥匠们又加入了一些古怪的黑油,使得坚硬程度再度提升,感觉不比后世混凝土差多少的样子。

唯一不好的地方是木材不太防火攻,但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管亥只能暗自计划以后人多空闲的时候,开窑烧砖,把木桩全部替换掉。

得益于剿匪的巨大收获,孙家的匠人继续留用。

此时的人一年半载不回家也是常事,于是他们又投入到大峪沟的山寨建设。

大峪沟的建设,就无需如此紧迫。

管亥便把战兵拉出来,开始脱产训练。

目前他麾下人口已经达到了六百,加上炅家一共超过九百。

战兵的数量经过补充,也达到了一百五十人。

到此,邹昂终于如愿以偿的也当上了队率。

新建的一队,自然是参杂不少老兵进来,以老带新。

随着人员的增加,管亥之前考虑的一些细则也拿了出来。

毕竟后面队伍会不断的壮大,必须有类似说明书一般的兵书,让这些老人成为基层的将官。

让军制和练兵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

新兵,主要还是以前的队列,和单一的招式训练。

对于熟练队列和招式的老兵,则加入配合和技艺能力的训练。

个人技艺,根据兵种的不同,彼此不同。

如刀盾兵,也开始细分为立盾兵和刀牌手。

立盾就是大盾,立在地上的时候,差不多要到人胸口的位置。

刀牌手配备的是小一点的圆盾。

每什,配两个盾兵,四个长矛手,两个钢叉手,两个弓箭手。

在小规模作战的时候,十人搭配,彼此配合绞杀。

同时还可以分为三才阵,以伍为单位配合杀敌。

在大规模作战,以队为单位时,把五什人排成五列。

每一什的立盾兵站在第一排,刀牌手站在第二排,第一排立盾,第二排仰盾,以抵御对面的远程攻击,形成一个小乌龟阵。

四个长矛手紧随其后,接着是两名钢叉手和两名弓箭手。

钢叉是管亥目前缺少武器的这种方案,后续这种士卒会被淘汰掉。

管亥计划用持圆盾的刀手替代。

实际上,管亥对于士卒的编排主要参考的就是后世戚继光的鸳鸯阵。

如此一队人,五列十排,

如果大规模遭遇战的话,三个队率就会组成,十排十五列的大阵。

这种是密集阵形,如果散开的话两个盾牌战第一列......

至于考核,包括队列成形的速度,变阵的速度,然后是配合杀敌方面。

老兵的个人技艺,一方面是单对单的搏杀能力。

第二方面就是利用各自兵器的熟练程度。

例如长矛兵的考核,就是长矛使用的熟练程度。

方法是,在一个人形的木头上,在眼部、喉部、心部和腹部各画一个圈。

这边擂鼓进攻,那边飞速冲上去,连刺四次,分别刺眼部、喉部、心部和腹部,能刺中三个位置的就是合格。

第三方面就是一些特殊的技能。

比如投石子。

投石子,当然也是妥协的产物。

毕竟无论是手戟、还是斧头、标枪等,都要消耗大量的铁。

而石子,只要打成鸡蛋大小,装在随身的袋子中即可。

战斗中待敌人冲到跟前,一堆石子砸过去,效果明显。

这是管亥观察黄巾军对抗五龙山贼寇时,得来的经验......

根据训练后的考核成果,给每个士卒分等,初步定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和差等。

考核成果与待遇和奖惩挂钩。

如一等兵,顿顿有肉吃,可以和什长平起平坐,不需行礼,见了队率,也就作揖就行。

二等兵,每天吃一顿肉。三等兵两天吃一顿肉。

差等兵则是三天吃一顿肉。而且每天训练结束,还要加练脚力,顺着山寨跑五圈。

当然,管亥在吃上也没有过分苛责,肉吃的少,就加一些鸡蛋和鸭蛋,给士卒们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考核每月一次,四等有升有降,如果降等则要加练。

如果三次考核都是差等的,则降为辅兵。

辅兵一般四天吃一顿肉,而且出了训练,伺候战兵,还要干杂活,一般人都不太想去。

士卒之外,其他人等则是五天吃一顿肉。

对于肉食的供应的减少,管亥也是没有办法。

近几个月,他几乎没有时间再去大规模的狩猎。

盛金虽然开始在山林中大规模养殖鸡鸭猪羊,猪羊的成长需要年限,短时间内根本提供不了多少肉食。

也就鸡鸭生蛋,可以提供不少蛋白质。

......士卒的考核成绩,同样影响各个什长和队率。

奖惩制度的惩罚其实不大,不过少吃点肉,多跑点步。

但制度出来之后,众人还是生出了极大的危机感,一个个训练的比往常积极主动了很多。

......

刀盾兵、长矛兵以及钢叉兵的训练,进步神速,弓箭手的进步相对差一些。

他们本就是挑选善射的,多年的射箭经验已经成形。

管亥目光闪烁,寻思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搞一批强弩。

强弩的杀伤力,远胜于弓箭!

而且一个农民简单训练一个月,准头甚至就能超过苦练数年的弓箭手。

时间飞快的来到了七月,秋收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