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朝故事 >第二十一章 药店取材?(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一章 药店取材?(1 / 2)

春末的杜县显得极为活泼,就连放养鸡鸭的人们都显得很惬意。

汤策基本上没管过雇佣的老百姓,虽说工钱没有,不过发的粮食确实不少——汤策的侯位很小,食两百户,也就是说两百户人家供养自己这样的囊虫。户可以换算成粮食,从皇帝手里领粮食。

封建王朝的经济生活中,粮食就是硬通货。在这个纸币都还没出现的年代,以物易物是常见的交易手段。

非说有什么能够取代货币的地位,那只能是粮食。

粮价的稳定是汉王朝能够延续的根本,所有问题归结起来最后一定都会回到粮食问题上。

如果有人能够解决粮食问题,他毫无疑问会名垂青史。

赵过就是想成为这样的人。这个小伙子已经从鸿固原工坊中走出来了,连续冶炼杂号营的一批马铁、马镫,让这个不满二十岁的青年极为自豪。

现在这个自豪的年轻人看起来想名垂青史。

汤策带着赵过在橘水边上散步。八水绕长安,流经杜县的便是这条橘水河。

如果汤策没记错,河流全长六七十公里,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里,这条河已经代表了很多人一生的长度,比如九璧,小姑娘叽叽喳喳说自己从来没看过橘水的头和尾,她坚定地认为橘水是世界第一大河。

如今赵过已经对汤策五体投地,他的学识足以触碰到汤策的知识储备,因此赵过对于汤策的尊重远远超过杜县里的其他人——

所谓无知者无畏就是这样的,当人群中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的时候,那个人才知道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有多大——

但对于其余的老百姓来说,只是觉得汤策是个官。

那官员可太多了,前两天来丈量橘水边上田地的那个东方朔,听说很受陛下喜欢呢,不一样跟俺们这些泥腿子一起下地?没见过官员多长三头六臂的。

听到赵过想下地干活以后,汤策大抵确认了眼前这个赵过,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农学家赵过,他还发明了耧车,代田法,真正意义上提高粮食生产率。

没说的,给赵过配了人手,又给了他五亩地做实验,自己就撒手不管了。反正自己有的是封地,这也是封建王朝的特色,自己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地主了。

侯府矗立在杜县的平原上显得别具一格,京兆地区侯爷遍地,但是真正愿意搬出长安居住的似乎只有汤策一人。

每次自己进宫都感觉浑身难受,也不知道长安城有什么好的,达官显贵都往长安城里挤。

进了侯府就是九璧给自己递上热毛巾,这是自己能在长安市面上买到的最好的毛巾。

长安人居然没人知道毛巾是什么,自己只好找了布店老板,花了大价钱定制的。听说还被闻风奏事的监察官给上了本。

这种小事能被闻风奏事,看来是皇帝隐晦地给自己提意见,毕竟矛盾的赌约是自己定下了,输了可是丢了皇帝脸面,这还得是汤策,换了第二个臣子刘彘都想打人。

既然皇帝给自己提意见了,那食君之禄,自然要替君分忧。

汤策今天就开始往长安城走了,马车倒是慢慢悠悠,汤策也半眯着眼,快要被这个古老王朝的春天给熏醉了。

“阿策,你还能睡得着啊?”曹襄一脸忧愁。

今天霍去病和李敢都去当差了,只剩下曹襄这个闲人陪着兄弟去看看赌约怎么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