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定风波令 >38-1老骥伏枥75(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38-1老骥伏枥75(1 / 2)

金銮殿上。

文武百官齐聚。有乐师于一旁奏乐,铮然一声,琴声悠悠响起。

咋听如珠玉入盘,鸣泉飞溅,辗转间如履平地,举重若轻,音律如日晞朝露,晓风残月。

琴音如泣如诉,一种流泪的哀怨,凄切,无法抑制的悲伤,心碎。蓦然间琴音戛然而止,寂静悬在了空中,如秘密的失落,余音袅袅,挥之不散,宛若凭栏观景,迷雾中似远似近,间关错落,良久无声。

文武百官分列殿中,都觉察到了今日朝会的不平常,难免心中忐忑。

宗正端木易、廷尉岳阳、太师庞万里,隆王和荣王两位王爷,今日尽皆缺席早朝,事情处处都透露着诡异。殿中的琴声如何精彩,也无人有暇欣赏。

“今日这早朝,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啊。突然少了这么多人……”

“可不是吗。那些手握大权的,全都缺席,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谁知道怎么回事。总感觉这几日金陵城内怪怪的。”

“这时候一定要谨慎,好好观一下风向,千万不要强出头。”

众多朝臣低声议论着。

楚天突然出现,黄袍加身,站在龙椅前面,俯瞰群臣。

钱小鱼站在一旁,高声宣布,“陛下临朝!”

百官皆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一眼,胆战心惊。今日早朝,连皇帝都换了人。

太傅秦无涯见到楚天的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连日来的猜测终于得到证实,大胤的天,变了。秦无涯此刻心急如焚,绞尽脑汁想要找到全身而退的办法。

环视满朝文武,楚天心情复杂,回想起师尊曾经的叮嘱。

“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未来。进可上阵伐谋,退可兴国安邦。叶青山当时这么跟楚天说的,“忘记皇室、利益、政治,忘掉这些。你只要记得,心怀天下,一切当以百姓为先。”

楚天一身蟒袍玉带,看似气定神闲,于龙椅上落座,准备主持人生的第一次早朝。

既然坐了这皇位,就要有所作为。因为楚南星十数年来的昏庸无道,朝臣结党营私,积重难返,想要破旧立新,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楚天不敢小觑这个朝堂。历朝历代,百官每日顾念的,并非服务天下百姓,而是绞尽脑汁来愚弄皇帝,维护自身利益,中饱私囊,每日如此,乐此不疲。

过了大约半盏茶的时间,就在楚天沉思着如何打开局面时,边上伺候的宦官却是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陛下……”

楚天回过神来,朗声说道,“众臣有本,可以请奏。”

百官站在殿中忐忑无比。昨天内廷宣布皇帝不早朝,而今天坐在龙椅上的,竟然换了一个人。没人事先得到消息,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近日以来,金陵城中风声鹤唳,暗潮激荡,必须谨小慎微,不能行差踏错。

“将昏君的罪己诏交与百官传阅。”楚天见无人奏本,当即吩咐道。

小太监马上将楚南星的亲笔手书交予百官手中。大臣们感到好奇,纷纷凑过来观看,看完后却是面面相觑。至于罪己诏里写了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自古以来成王败寇,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片刻之后,还是奉常徐明义最机灵,率先拜伏在地。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杜仲紧随其后,跪拜行礼。

文武百官纷纷跟随,叩首行礼。

“平身。”

百官起身,整肃衣冠。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仪式,代表着新旧交替,皇权更迭。

无数人盯着的位置,费尽心机,到头来,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

楚天未曾想到,皇权的更迭会如此顺利。朝堂这些大臣们,不愧是一群人尖儿,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并迅速做出选择。

“今日早朝,只有一件事要跟诸位商议。”

“东胡入侵,苍州南部几日内连丢数座军镇,诸位有何破敌之法?”楚天并不想与大家虚与委蛇,直接抛出问题交由百官廷议。

朝臣们闻言,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争吵不休。

“我觉得应该开战。”

“应该议和。眼下的情况,咱们哪还有兵力对抗东胡铁骑?”

“依我看,不如安排一位公主与东胡和亲,以彰显我大胤礼仪之邦。此法应该可以与东胡止息干戈。”

有议和派,有主战派。甚至有人提出了派公主远嫁东胡,出塞和亲的想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看着殿中群臣的模样,楚天叹息道,“平日里食百姓俸禄,风雨飘摇之际,只能想出这些法子自保吗?”

“臣有话说!”老将楚阿蛮一咬牙,站了出来。

“老将军有话直说便是。”

“末将自请三万兵马,飞渡玉霄关,突袭东胡大军后方,切断其战略补给线。”

“不可!这点人马孤军深入,此去九死一生。”黄有为闻言,赶紧上前劝阻。

“苟延十载,热血未凉!”老将楚阿蛮一身铮铮铁骨,言辞铿锵,“蛮夷敢犯我疆土,杀我百姓,当兵的自当挺身而出,犯我大胤者,虽远必诛!”

黄有为颤抖的说道,“老楚,别冲动,不能这般冒险,我不同意,死也不同意!”

“老黄,你以为我愿意冒险?”楚阿蛮一声叹息,“指望这些酒囊饭袋,都要送女人去和亲保命了,将百姓的命运交给这些软蛋,大胤等着亡国吗?”

朝臣听闻楚阿蛮的讽刺,有的惭愧低头无颜以对,有的面红耳赤怒目相视。

“目不识丁的莽夫。以我大胤现在的国力,哪里还有钱财支持与东胡的大规模战争。”

“只有议和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就是派出公主和亲,熄灭东胡野狼的怒火,以此,可以换得我大胤十年休养生息。”

“就是。满朝文武这么多人都没说什么,你却跳出来说要开战。就显得就你忠君爱国不是……”

刚才几位赞成议和,派公主和亲的官员,此刻大声嚷嚷着。

楚天眼神示意,钱小鱼立刻招过太监吩咐几句。很快,就有禁军士兵进入大殿,将那三位带头鼓噪议和,提议送出公主和亲的大臣都拉了下去。

“拉出去,砍了!”

群臣见状,噤若寒蝉。

“鼓噪议和,妄想送出公主保自己狗命,这种人不配为大胤臣子。”楚天心平气和的说完,见气氛差不多了,继续争论也没有结果,起身宣布,“今日廷议先到这里,退朝!”

“退朝。”太监朗声宣布退朝。

文武百官行礼后,退出金銮殿。有大臣经过楚阿蛮身边时,刻意拂袖冷哼。

楚天没有离开,独自坐在龙椅上,心中无限感慨。大胤并不是没有忠臣良将,太尉杜仲,老将楚阿蛮,黄有为,这些老臣,皆是一身忠义,满腔热忱。

望着几位老人蹒跚离去的背影,楚天长叹道,“这江山风雨飘摇,已经快要将几位老骥压垮了啊。”

楚天的声音中透着浓浓的惋惜之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毕竟年老体迈,纵有雄心壮志,也无力施展。

宫门外。

楚阿蛮下朝之后,伺机藏身殿外,终于在通往后宫的路上拦住了楚天。

“楚……陛下,请留步……”楚阿蛮远远地招呼道。

楚天停下脚步,等着对方赶上来,“老将军,找我有事?”

“陛下方才在朝堂上念的那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你做的?”楚阿蛮心直口快道。

“将军误会了。只是在一本闲书上偶然所见,我也只记得这一句而已。”

楚阿蛮负手看着楚天,“你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刻意提到此句,意欲何为?”

“听闻东胡势大,朝臣大多想要议和。甚至有人打起了送公主和亲的腌臜主意。骤闻老将军欲领兵出征,讨伐敌寇,楚天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

楚阿蛮露出憨厚笑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此雄心壮志,呵,你不会是想借此讥讽老夫罢?”

楚天摇了摇头,“老将军误会了。我只是觉得这句子,像是在诉说着大胤为数不多的忠臣,他们的心声。”

“你小子,真没诓我?”楚阿蛮眼神在楚天身上打转,再次出言确认道。

楚天郑重抱拳,“一笔写不出两个楚字,楚天此心,可昭日月!”

“好!冲你这句话,就算我楚阿蛮为国战死也死而无憾了!”楚阿蛮眼神坚定。

“二十五万南州大军,二十万中州虎贲军,三万西部边军,禁军三大营尚可抽调五万人马出征。接下来北击东胡是顺风局,老将军无需轻言生死。”

“此话当真!我书读的少,你可别骗我。”楚阿蛮瞪大眼睛,盯着对方。

楚天眼神无比认真,“绝无虚言。我欲集大胤全部兵力,一举扫除东胡之患!”

“赞!”楚阿蛮击节赞赏。

楚天嘴角露出了笑容,“老将军若是有暇,不如咱们出宫喝一杯?”

听到有酒喝,楚阿蛮眼睛笑眯眯的,点头。

金陵城。

酒肆。雅间。

楚天与楚阿蛮对坐饮酒。

楚阿蛮干了一大碗酒,大笑道,“哈哈,真是没想到,你我竟有共同的志向。”

“北击东胡,扫平边患,不为其他,只为苍州百姓,亦是为了完成先父遗愿……”楚天双手端着一碗酒,一饮而尽。

楚阿蛮闻言有些晃神。这些年,东胡野狼虎视眈眈,苍州百姓如履薄冰。内部权臣结党,党同伐异,世家大肆圈地,诸王盯着皇权宝座,大胤江山风雨飘摇。

想当年,战神楚白衣,一腔热血,以皇子之身,领兵镇守北境,独抗东胡,苍州边患渐消,东胡野狼想要南下却不可得,苍州百姓安居乐业。

一阵冷风从窗户缝隙吹来,老将军白发被风吹得凌乱,整个人瞬间清醒了许多。

楚天调侃道,“边关告急,朝臣都不慌张,老将军为何如此着急?”

“老夫一生为大胤征战,俯仰无愧于天地。如今眼看着蛮夷入侵,屠戮百姓,臣虽年迈,临了又岂能做那亡国之臣?”楚阿蛮愤怒道。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