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岳云血洒众安桥 >第45章 芦荡困敌4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45章 芦荡困敌47(1 / 2)

韩世忠也是心有不甘,金兀术两次几乎被自己擒获,不料,到嘴的鸭子竟飞了。见金兀术送来战书,当即在战书上批下决战日期,约定在长江上会战。

韩世忠不是傻子,明知金兀术手里有数倍于己的人马却答应与金军决战,一定是另有打算。的确,韩世忠不是没有头脑的莽夫,他既没有因为没逮住金兀术而失去理智,也不是心血来潮,相反,他的脑子比谁都清醒。韩世忠之所以答应跟金兀术会战,是有自己的打算。

谁都知道金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的骑兵在陆战中占有优势。然而金人虽然善于骑马,水战却是金人的短板。与金人相反,水战却是韩世忠的拿手本事,在宋军各军中,最善长水战的就是韩家军。

驻守润州期间,韩世忠重新打造了许多大型战船,每天带领将士操练。夫人梁红玉是他最得力的助手,不仅辅佐丈夫操练水军,并且亲自己擂动战鼓,指挥战船进退。

梁红玉不是一般女子,她的祖父和父亲在与方腊作战中因为贻误战机被杀,受到祖父和父亲的连累,她沦落为官妓。就在梁红玉身处水深火热之际,上天让她遇见了韩世忠。真是无巧不成书,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或许是前世注定缘分,他俩才有了今生这段姻缘。

韩世忠在镇压方腊起义军的战斗中,亲手活捉了方腊,因表现突出,参加了庆功宴会。在庆功宴会上,韩世忠初次见到身为官妓的梁红玉,便对她产生了好感。梁红玉敬佩韩世忠的为人,两人一见钟情。梁红玉没有一点儿犹豫,便爽快的以身相许,做了韩世忠的小妾。韩世忠原配夫人去世后,将梁红玉扶了正。

梁红玉可不简单,她出身军人家庭,不喜欢像一般女孩那样呆在闺房做女红,她喜欢舞刀弄枪,从小就跟着父兄学得一身好武艺。梁红玉不仅武功了得,更熟读了许多兵书,懂得排兵布阵,谋略出众,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是著名的抗金女英雄。

韩世忠之所以答应与金兀术会战,除了知骁自己部队熟悉水战的长处之外,更知道金兵致命的弱点就是不习水战。金兵骑兵在陆地上可以纵横驰骋,到了船上连脚步都难站稳,更别说打仗了。韩世忠正是抓住了金兀术这个弱点,决定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在浩瀚的长江上摆开战场,狠狠打击金军。

韩世忠军队用的是大船,金兵乘坐的是抢来的小船,小船不仅速度慢,而且小船上的大炮要仰起炮口打高大的战船,很不容易打中,而大船要打小船则是居高临下,一炮就能干掉一条小船,这就好比大人跟小孩打架,大人肯定更容易打赢小孩。

韩世忠与金兀术的会战打响,韩家军仗着战船吨位大的优势横冲直撞,金兵小船被撞翻了不少,落水者不计其数。更有梁红玉站在金山山顶,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战区,把战场的情景看的一清二楚。这位巾帼英雄当真了得,冒着金军炮火,手握两根鼓槌亲自擂响战鼓,协助丈夫指挥作战。

古代军队作战敲鼓是有特定意义的,“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战鼓声就是军队进攻的命令,“听到鼓声,不进攻者斩!”

击鼓有振奋士气的作用,曹刿在《曹刿论战》中说到战鼓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也就是説,打仗主要靠士气,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最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已经开始衰落,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经衰竭殆尽,失去了进攻的动力。

鼓手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鉴于战鼓的重要性,敌我双方都非常重视战鼓的保护,重视对鼓手的培养。古时候每座城市都建有鼓楼,鼓楼上安放的就是战鼓。即使是野战,也会在野战战场上搭建鼓台,或者设置鼓车。战鼓的直径通常有二至三米,鼓声可达十里之遥。战鼓通常设置在部队的后方,不易遭受敌人攻击。

战鼓的气势在一定意义上决定战斗的胜负。鼓声就是进军的信号,鼓声一旦停止,士兵们便失去了作战的动力。

后世创立的京剧,它的乐队实际上就是再现古代作战指挥。戏曲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表演部分,另一个是演奏部分,二者各占据半壁江山。剧团乐队不仅要为演员唱腔作伴奏,还要为演员的动作表演制造气氛,甚至要通过音乐为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作烘托。与西洋的乐队不同,戏曲演奏没有设专职指挥,那个打鼓的就是整个乐队的指挥。

司鼓有两个身份,他既是乐队演奏员,又是乐队指挥,是整部戏曲演出节奏的把握者,也可以说,他就是戏曲演出的灵魂,是整出戏曲的指挥员。

军队的鼓手如此重要,各军队自然都非常重视鼓手的选拔,通常选择体壮力气大的青壮年来担任。

韩家军与其他部队不同,他的鼓手是由夫人梁红玉挑选的女兵来担任。梁红玉带领女兵手握鼓槌,同心协力的敲打那面四个大男人合抱的巨型大鼓。

宋金双方战船在运河入江处摆开阵势,会战开始。梁红玉一边敲着战鼓,一边观察战场动态,命令女兵挥舞红旗,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向前,一会向后,韩世忠根据红旗所指方向,指挥船队攻击金军船队。

两军战斗在激烈的进行着,渐渐的金兀术发觉不对劲,韩世忠似乎长了一双奇异的眼睛,能够及时的根据战场变化进退有致。金军往哪儿跑,宋军便往那儿堵,进退自如,打的十分积极主动,而金军却只有挨打的份。

金兀术何等聪明,终于发现了宋军的秘密,这个秘密就出在宋军的鼓点和红旗上。原来韩世忠、梁红玉跟将士们有约定,战船遵循鼓声进退,规定鼓声两长两短为前进,两长三短为后退。将士们平时就是按照这个约定操练的,早已烂熟于心,运用的滚瓜烂熟。此次与金兀术十万大军作战,正是按照这个俗成约定进行战斗。

金兀术明白,战鼓所在之处便是韩家军的指挥中心。金军集中火炮,猛轰金山上韩家军战鼓,企图打掉宋军的指挥中心,使得宋军失去指挥,无法战斗。

金军的火炮威力有限,许多炮弹中途就掉入江中。只有少数炮弹打到金山,炮弹虽然没有直接命中战鼓,但是在战鼓附近爆炸,炸起的沙石在战鼓台横飞乱舞,爆炸的冲击波数次将战鼓掀翻在地。梁红玉面不改色,心不乱跳,与女兵们一道迅速扶起战鼓,冒着生命危险继续擂鼓助战。

交手几个回合,金兵都被韩世忠打败,始终无法冲破韩家军强大船阵的阻拦,连金兀术女婿龙虎大王都被韩世忠部队活捉。

金兀术损兵又折将,只得暂时鸣金收兵,退回运河。打水战,金军确实不是韩家军的对手,金兵死伤无数,继续打下去,金军的损失只会更大,此处江面已经被韩世忠完全封锁,走又走不了,这如何是好?金兀术不熟悉长江水道,慌不择路的逃进黄天荡,妄图从这条小河汊进入长江,渡江北逃。

黄天荡原先确实是一条可以通航的小河汊,只是后来被淤泥堵塞了,如今成为一条形同盲肠的断头港,到不得长江水道。船只只要进了黄天荡,一旦被堵住了进口便插翅难逃,这个进口就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关隘。

黄天荡这个秘密只有当地人知道,连韩世忠也是前段时间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到此地侦察地形时才发现的。见金军钻进死胡同,韩世忠大喜,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有利地形,堵死进口,将金兀术和他的数万金军困死在黄天荡。

不懂黄天荡地形的金兀术果然不出韩世忠所料,误以为这条水道也能通长江,为了逃命,竟带着数万大军钻进死胡同。

真个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要闯进来。韩世忠见金兀术闯进了黄天荡,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既然你要找死,咱就成全你呗,再好好送你一程。见金兵全部进了黄天荡,韩世忠抓住这个天赐良机,下令战船立即堵住入江口,来个瓮中捉鳖。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