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岳云血洒众安桥 >第6章 回家守孝(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6章 回家守孝(1 / 2)

赵宋王朝虽然跟李唐王朝一样是个统一的中原政权,但是,宋朝的疆土面积却比唐朝要少得多。唐朝鼎盛时期的疆土有一千二百三十七万平方公里,而宋朝疆土面积最大的时候是在神宗时期,仅仅为四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只比唐王朝三分之一疆域多一些,是汉朝以来疆土最少的中原王朝,大片国土被辽国与西夏国等外族侵占。

宋朝重文轻武和以银帛买和平的政策,不仅使的边关遭受辽军和西夏军的侵扰,而且每年还要花费大量的白银和绢帛,增加了人民的税负。后来东北地区另一个游牧民族崛起,于1115年建立了金朝与辽朝分庭抗礼。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似乎这是一条永远不变的信条,辽国是宋金两国的共同敌人,那么两国自然就成为好朋友,好伙伴。

早在岳飞第一次投军之前,宋金两国便签下史称“海上之盟”的盟约,双方约定共同夹击辽军。对于长期被辽国吊打,受尽辽国欺凌的宋朝来说无疑是个大利好。金国答应联合出兵灭辽,宋微宗以为扬眉吐气的时机到了。如果真能打败辽军,不仅能省去每年给辽国进贡的巨额岁币负担,而且还能借机收复幽云十六州,真是天上掉馅饼,何乐而不为呢?

金军果然守信用,按照两国的约定出兵攻辽,连连得胜。见金人出战告捷,宋微宗刚忙派大太监童贯和刘攸,带领十万大军攻打燕京,妄图分一杯羹。此时宋微宗信心满满,自信有金人助战,幽云十六州唾手可得,甚至还可以夺取辽国一部分领土,扩大大宋疆域。

金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常年不是与辽军打仗就是打猎,十分骁勇善战。这样一支军队对付日渐衰弱的辽军,肯定占上风。金军打的辽军弃城而逃,很快便占领了辽国大片国土,赚了个盆满钵满。

赵宋朝廷长期重文轻武,宋军武备松弛,兵士平时没有好好训练,缺乏应有的军事技能,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注定不堪一击。

童贯是宋微宗宠幸的大太监,窃名盗誉十分能干,军事指挥却是一窍不通。而且宣布不准将士们杀一个敌人,否则军法从事,比宋襄公还宋襄公,简直把打仗当儿戏。结果宋军遇到辽军袭击,士兵们受到不准杀人的约束,不敢交战,前锋一接触就溃散了。十万宋军居然被只有一万兵将的辽军打的大败,溃不成军。宋军当真是无能透顶,别说十万大军,即便是十万头猪,仅仅只有一万人的辽军也轻易抓不过来呀。

更有甚者,宋军有的部队甚至还没到达前线,听闻前方部队打了败仗,不是立即火速赶往前线增援,反而撒开脚丫子跑路,成为危害百姓的溃兵。宋廷这回花费大把银子,不仅没能收复一寸土地,倒把十万大军给折腾没了,真个是偷鸡不成还蚀把米。过了一个月,宋微宗听说辽国新立的皇帝病死,以为有机可乘,又让童贯带领二十万大军再次伐辽,由刘延庆担任统兵官。

宋军走了狗屎运,出征之前,居然有辽国易州和涿州的守将来投降。辽国涿州降将郭药师并非是泛泛之辈,而是很能打仗的常胜军。郭药师是真心来降的,表示愿意带领本部兵马打头阵,攻打燕京作为投名状,因此开战之初宋军取得一些胜利。郭药师名不虚传,确实能打,带领部队很快就攻入燕京,与辽军展开了巷战时。然而此时号称宋朝名将的刘延庆带领大部队与辽军只隔一条卢沟河,竟然不敢渡河支援,致使郭药师部队孤军作战,最终寡不敌众,不得不撤出燕京。眼看到手的胜利成果就这样白白地给葬送了,郭药师又气又恼,后悔选错了投奔对象。

更加令人气愤的是刘延庆见到对岸火光,竟然以为是辽军追来,掉头就跑,二十万大军跟在他屁股后争先恐后溃散下来,辎重扔了一路。仗没有打,物资倒损失不少。

岳飞得知后,叹息说:“刘延庆究竟打的是什么仗哟?是给敌人去送辎重装备么?即便换一个有爱国心的文官领军,也不至这样呀!当真是不堪回首。”

赵宋朝廷虽然重文轻武,不过官吏中还是有懂得打仗的明白人。就在宋军准备出兵攻辽国的同时,朝廷派到河北、河东担任宣抚参谋官的刘韐到相州招募“敢战士”,作为攻辽大军的预备队。

所谓“敢战士”,顾名思义就是冲锋在前的敢死队,死亡率极高。听说朝廷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一心向往疆场杀敌报国的岳飞热血沸腾,当即跑到相州招兵处报了名。凭借谈吐不凡的口才和高强的武功,尤其是左右开弓的箭法,岳飞被刘韐一眼相中,准备拨到刘延庆帐下,开赴抗辽前线。

然而岳飞这批敢战士还没来得及上战场,童贯与刘攸已经被辽军打败,岳飞失去了与辽军正面交锋的机会,只得跟着刘韐返回真定。

岳飞当兵不久便展露出头角,正当他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家里陡生变故,年老的父亲岳和因为长期劳累和贫困折磨,不幸得了重病。岳母眼见的丈夫病情日益加重,赶忙让弟弟带着小儿子岳翻,昼夜兼程赶往军营。岳飞是个大孝子,听到父亲病重的消息心急如焚,当即向刘韐递交了辞呈。与舅舅和弟弟岳翻一道,星夜兼程赶回家乡。就在岳飞赶回家的当天晚上,年迈的父亲岳和咽下最后一口气与世长辞。

岳云两岁的时候妹妹安娘出生,家里又多了一个人,没想到安娘出世的第三年,爷爷岳和却去世了。岳和去世,家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顶梁柱,生活的重担全落在岳飞身上。岳云虽然失去了深深爱他的爷爷,却因祸得福,爹爹回家守孝,让他有机会与父亲相聚,得到一份浓浓的父爱。

小岳云爱听故事,只要岳飞有空,便缠着父亲,要他讲打仗的故事。这天吃过晚饭,小岳云又像往日一样,乖巧地牵着妹妹安娘来到父亲身旁,摇着父亲的胳膊,喋声喋气地乞求道:“爹爹,讲故事,给孩儿讲故事吧,孩儿好想听哟。”

离家仅仅几个月,岳飞突然发现,儿子岳云仿佛长大了许多。

在岳翻悉心调教下,小岳云不仅马步扎得有板有眼,力气也大了不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只有四岁的小岳云,竟能提起十多斤重的东西。

岳飞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儿子的体质不错,是块练武的材料,将来一定不会输于自己。岳飞发愁的也正是这一点,他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将来参加科举考试,当个文官,不要重蹈他的人生轨迹。

岳飞出身贫寒,父亲岳和以租种他人田地为生,他的启蒙老师是母亲姚氏。是母亲姚氏把着手教他识文写字,后来父母咬紧牙根将他送进私塾。见一家人含辛茹苦,牙齿刮根的送自己上学,懂事的岳飞眼泪直往肚子流,他只读了两年私塾便辍学了,改为习武,立志保国安邦,做一名武将。

大宋朝自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得了皇位之后,深恐将领们学他的样子夺走他的皇位,便以杯酒收了将领们的兵权,从此重文轻武,武将不受重用。岳飞不想儿子习武,就在于他深知这个道理。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将来考个进士,好光宗耀祖,做一个像包拯那样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解难的清官。都说三岁看大,岳云超越一般儿童的体质和对练武的爱好,令岳飞不由得感到担忧,深怕岳云也走习武报国这条路。

听到小岳云要听故事,岳飞将儿子拉到面前,问道:“奶奶不是常常给你讲故事吗?你怎么还要我讲呀?”

小岳云摇着头应道:“爹爹,奶奶讲的全是老掉牙的故事,我都听腻了。”

“放肆!小孩家怎么能这么说话?今后再不许这么说奶奶坏话。”岳飞黑着脸看这儿子。

“孩儿错了,再也不敢了。”小岳云急忙认错,哀求道,“爹爹,给孩儿讲个故事吧!”

岳飞拉着儿子的小手,亲切地说道:“来,坐到爹爹腿上,跟爹爹说说,奶奶都跟你讲了些什么故事。”

小岳云高兴的坐到父亲腿上,应道:“奶奶跟我讲过狼外婆的故事,讲过田螺姑娘的故事,还有,还有……”

“奶奶还讲过什么故事啊?你不是听腻了吗,怎么会忘了呢?”见儿子憋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岳飞鼓励道,“不着急,慢慢想。”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