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岳云血洒众安桥 >第2章 祥云之子(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章 祥云之子(1 / 2)

暂且按下岳云为何会被抓进大理寺,罗汝楫又是如何审讯岳云的不表,先说说这个岳云到底是何许人。

岳云,字应祥,号会卿,河南相州汤阴县人氏,是南宋四大中兴名将之一,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岳飞长子,岳家军中最年轻的主要将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

有人曾经怀疑岳云不是岳飞的亲生子,而是养子,甚至连《宋史·岳飞传》也记载岳云是岳飞养子。造成这种误传的原因,主要就是源自岳飞孙子、岳云亲侄儿岳珂编写的那本《鄂王行实年编》。

为了把岳飞和岳云父子、张宪的冤案做成无人能翻的铁案,秦桧收缴并销毁了有关岳飞父子的许多相关资料,后来秦桧又大兴文字狱,下令禁止野史,由他的养子秦禧负责撰修国史,岳飞和岳云父子的资料再次洗劫殆尽。岳云许多战功被父亲岳飞压下不报,因而他的事迹朝廷记载本来就少,又反复遭到秦桧父子洗劫,更是所剩无几。既然有岳飞孙子岳珂的文章,后代人编写宋史,便依照他的文章当做资料也就顺理成章,于是岳云就由岳飞长子变成了养子。其实这段历史公案早就就有了定论,岳飞冤案平反之时,岳云妻子巩氏上书朝廷的奏折中说,岳云有二子一女,岳雷有四子,“现在潭州同居,并系阿翁枢密亲孙”。岳云的子女既是岳飞的亲孙,岳云当然就是岳飞的亲儿子。

岳飞十六岁那年,父亲岳和在汤阴老家,为他娶了大他三岁的刘氏为妻,刘氏生下一女二子,即长女安娘和长子岳云与次子岳雷。

金军南侵,岳飞投军抗金,留在家中的刘氏忍受不了孤独和贫困,丢下三个孩子与婆婆姚氏离家出走。

后来岳飞在江南再娶李娃为妻,李娃生有三子,分别是三子岳霖、四子岳震和五子岳霆。岳珂是岳霖的儿子,忌讳爷爷岳飞前后娶两个妻子,尤其刘氏又是岳家的家丑,有损岳飞形象,因而就把岳飞娶刘氏的故事删除了。岳珂是南宋史学家,他编著的《鄂王行实年编》没有记载刘氏故事,岳云这个大伯也被自己的亲侄子岳珂“开除”出家籍,成为了岳飞的养子。由于岳珂是岳飞孙子这个特殊身份,他写的书人们都信以为真,后人编写宋史,依据的就是岳珂这本《鄂王行实年编》。

因而揭开了这段公案的真相,就能还岳云的清白,他确确实实是岳飞的亲生子。说到岳云,肯定绕不开他的亲爹岳飞。岳云不仅是岳飞的亲生子,他的成长也离不开岳飞培养。

岳飞的母亲姚氏曾经生了五个孩子,可惜其中四个男孩都夭折了,仅剩下一个女孩,她就是岳飞的大姐,岳云的大姑姑。崇宁二年{1103年)3月24,姚氏又生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岳飞,字鹏举。

岳飞的父亲叫岳和,一辈子务农,为人谦和,名声极好,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岳家虽然不富裕,却节衣缩食,经常接济缺衣少食的穷人。岳和脾气极好,村里乡亲侵占了他的田地,他从来不跟人家争吵。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过一次,每次岳和都是这样处理。倒是侵占他田地的人见岳和如此大度,良心受到谴责,主动将地还给他。村里人借了岳和的钱,他也从来不主动向人讨要,遇到实在还不了债的人家,就一笔勾销了事。

传说岳飞出生的时候,一只大鸟飞到岳家庄,绕着岳家屋顶不停地飞翔鸣叫,有人说这只鸟是只大鹏鸟。就在这时,正巧有个道人路过,便建议岳和将孩子取名作岳飞,字鹏举。

岳飞满月那天,黄河北岸突然决口子,汤阴遭遇大洪水,许多房屋被冲毁,来不及逃走的人畜都成为鱼鳖。望着滚滚而来的滔天洪水,母亲姚氏无计可施。或许是上天眷顾,也可能是岳飞命大,就在岳母束手无策之际,漂来一只大水缸,岳母急中生智,抱着小岳飞坐进大水缸。大水缸随波逐流,漂到一处岸边,母子俩终于捡回条性命。岳和带着女儿也躲过这场浩劫,洪水退后,一家四口得以团聚。

这场意想不到的洪水洗劫了岳家,更加一贫如洗。好在人保住了,有人就有一切,勤劳善良的岳和默默地重建家园。

转眼间岳飞到了启蒙年龄,岳和夫妇咬着牙根让岳飞上学。岳母是个贤妻良母,深知相夫教子的道理,她识的一些字。岳和忙着种地,督促孩子学习的重任便落在姚氏身上。买不起纸墨,岳母便让岳飞用簸箕装上沙子当纸,用树枝作笔,练习写字。

夜晚日子很长,岳飞不想白白浪费这个大好时光。可是夜晚读书要点灯,灯油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困难难不倒岳飞,岳飞便到野外捡柴禾,夜晚点起篝火读书。没有书籍,岳飞便千方百计的去借,把整本书抄下来。岳飞硬是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刻苦精神,学到了知识,练得一手好字。

岳飞继承了父亲岳和的忠厚性格,他不爱说话,却很有气节,学习非常用功,不仅认真习文,更爱练武。

岳飞的家乡相州又称安阳,是殷商王朝的古都城,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中原历来是群雄逐鹿之地,民风彪悍,上演过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岳飞出生之时,北宋已经快走到尽头,皇帝宋微宗赵佶喜欢舞文弄墨,手下一些大臣投其所好,想方设法替他四处搜罗奇珍怪石,最终激起民变。北方有宋江扯旗造反,南方有方腊率众起义,各地小股盗贼蜂起。

宋朝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最大的敌人北边辽国根本不受“檀渊之盟”约束,经常犯边。相州这儿距离辽人侵占的燕云十六州虽然有一段距离,但不是太远。为了自保,许多地方民众纷纷组织起民间武装,汤阴这儿也不例外。为了保卫家乡,保卫家人,几乎所有男人都学会几下拳脚。农闲季节,年轻人便聚在打谷场耍拳脚,练刀枪。每当大人们练武的时候,观看的人群里总少不了小岳飞,天资聪明的他便学着大人的样子比划几下。

岳飞天资聪明,没有刀枪,便找来人家不用的木板,自己做木头刀枪,自己做弓箭。举不动大人用的石锁,便举砖头,举石块。

岳飞对练武由兴趣到痴迷,大人练的时候他跟着练,大人不练的时候他还在练。

一天,岳飞拿着木头刀正在练习的时候,一位四五十岁的汉子走了过来,说道:“孩子,我已经注意你多时了,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练武啊?”

岳飞应道:“练好武艺好保卫家乡,报效朝廷呀。”

中年汉子点点头,抚摸着山羊胡夸奖道:“好孩子,有志气,是咱们大宋的好儿郎。”

听到中年汉子的夸奖,岳飞腼腆地低头不说话。

中年汉子又问道:“孩子,你这么喜好练武,为什么不拜个师傅呢?”

岳飞低声应道:“我,我家里穷,拜不起师傅。”

中年汉子说道:“这样吧,你拜我为师,我不收你的钱。”

“当真?”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天上居然掉下馅饼,而且这块馅饼正好砸到自己头上。岳飞吃了一惊,心想,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好事啊?莫非这人只是跟自己开个玩笑罢了,岳飞直愣愣地看着中年汉子。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