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岳云血洒众安桥 >第35章 心理压力3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35章 心理压力37(1 / 2)

小岳云就要去当兵了,这一晚岳母姚氏铁定睡不着觉。岳母姚氏不是普通妇女,是个有民族大义意识之人,深知没有国就没有家。岳母姚氏知道,老百姓没有了国,就如同无根的浮萍,家与国是紧密连在一起的,要不她怎么会同意让两个儿子都上战场呢?又怎么会在儿子的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呢?为了国家,她舍得一切。她不反对孙子报国,只是小岳云着实太小。小岳云是她一手拉扯大的,去铁佛寺学艺的这三年,每天她都在牵肠挂肚,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如今小岳云要去当兵,当兵跟去铁佛寺学艺有天壤区别,老太太心事重重,怎能睡得着觉呢?

小岳云要去当兵,这个晚上还有一个人没有入眠,她就是岳飞的第二任妻子,小岳云的后妈李娃。

这个晚上李娃挑灯夜战,她在为小岳云缝制军装。自打嫁给岳飞那天起,李娃就将刘氏所生的三个孩子视如己出,虽然她跟小岳云刚接触不久,却深深爱上了这个懂事的大儿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真是善解人意啊,他把母亲对儿子的情感写的活灵活现,衣服上的一针一线都是母亲的心血。

小岳云虽然没有去远,就在丈夫的部队当兵。可是毕竟不是在家呀,不可能天天见着儿子的面。更何况当了兵是要上战场打仗的,李娃比谁都清楚打仗的后果。

李娃留不住儿子,她只能将对儿子的思念埋藏在军装里,密密的针脚就是她对儿子的思念,不是亲生,胜是亲生。

东方破晓,渐渐的一轮红日从地平线缓缓地喷薄而出,朝霞照在倚窗而坐的李娃脸上,显得是那么妖娆。李娃缝完最后一个针,打了个结。她吹熄了油灯,伸了个懒腰走出屋子,将里外三新的两套军装悄悄地放在小岳云枕头边。

小岳云右手伸在被子外面,嘴角露出笑容。小岳云虽然不是李娃的亲生儿子,这么小就要去投军,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将小岳云右手轻轻的放进被子里,站在床前凝视着儿子那张稚气的脸,久久不愿离去。

“菩萨保佑,保佑我儿岳云平平安安!”李娃跪在观音大士面前,双手合十,喃喃地念叨着,为儿子祈福。

小岳云终于如愿以偿,从这天起,他穿上军装,在张宪手下当了一名小兵,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正如张宪跟岳飞说的一样,他给小岳云安排的第一份工作是跟掌书记王师爷当徒弟,协助他整理资料文书。

这份工作看似轻松,只是抄抄写写,其实并不简单,尤其像眼下战斗频繁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掌书记的工作量极大。

王师爷原是一个县的粮秣师爷,在县里分管税收和钱粮库银。金兵南侵,王师爷所在县城被金兵占领,他是个血性汉子,不愿当亡国奴,凭着一腔热血,告别妻儿投了军,被分在张宪帐下当了掌书记。王师爷虽然不熟悉军旅,好在县衙的统计工作与军中掌书记工作有些相似,做起来倒也称职。

掌书记这份工作其实就是掌管军中的机密文书,保管将印,和负责人员、装备、粮饷等的统计工作,属于文职人员,一般不上阵杀敌。平时除了统计部队每天的粮草军饷储备和开支情况外,还要统计部队武器装备的战损数量,部队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数量和相关人员姓名。

那时候的军人大多是文盲,甚至有的指挥官同样目不识丁。部队制定作战计划、行军路线图制作、上下级来往公文的处置、战斗情况汇报、军功奖励等行军文书的制作,自然就落在了掌书记的头上。

那时候的军人普遍不识字,很多时候,掌书记还得替士兵们代写、代读家书。因此,像王师爷这样的文书,也是最受士兵崇敬和喜欢的人。王师爷有文化,知书达理,又有一副好脾气,士兵们有什么烦恼事都愿意找他诉说,因而他也就成了部队中的大忙人。

这段时间部队战事繁忙,尤其是张宪的前军更是连续作战,战斗打得异常激烈,部队伤亡惨重。眼下王师爷除了要做好平时那些工作之外,着重要做的工作就是对部队的伤亡情况进行核实,造册登记上报,工作量不容小觑。

对于死亡的官兵,不仅要弄清楚他们的籍贯,更要搞清楚他们家属现在的居住地。士兵为国捐躯,最后这点抚恤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卖命钱,必须尽快交到烈士的亲人手里,供养遗属。不能让烈士流血送命,他们的家眷还要流泪,流离失所,无人供养。

然而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部队中许多官兵是北方人,金兵占领了北方大片国土,许多官兵的家人纷纷逃离了原籍。他们现在居住何处,是逃到了南方,还是留在原籍,或是还在逃难途中,谁也说不清。连岳飞这样级别的军官,接连派了十几波人马多番寻找,才找到家人,更别说一般的士兵和小军官了。自从南撤以后,许多军人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压根就不知道亲人的生死。

都说家书一封抵万金,许多士兵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收到亲人的书信了,此时对于他们来说,家书岂止抵万金,简直就是无价之宝,金不换。朝廷要求对那些不知道家属去向的阵亡者要另外造册,以便一旦查找到家属下落,好将抚恤金第一时间送到未亡人手中。

死亡官兵的后事工作不好做,受伤将士的工作同样不轻松。

一是伤员负伤的情况必须登记清楚,哪些人是轻伤,哪些人是重伤,哪些人伤好之后可以归队继续上阵杀敌,哪些伤员属于终身残疾,这些情况都必须一一弄清楚,造册逐级上报。

二是要配合医务人员,搞清楚医治伤员所需要的药物品种和数量,以及所需要的费用,以便上报朝廷申领。

张宪带着小岳云来到王师爷处,说道:“王师爷,我给你带来一个帮手。”

王师爷眼神不好,眯缝着眼睛看了小岳云许久,这才说道:“张将军,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吧?他还是个孩子,能干些什么呀?你看,我都忙的脚打后脑勺,连拉屎撒尿的功夫都没有,你还跟我开玩笑。带他回去吧,我可没有闲工夫帮你带孩子哟。”

张宪一本正经地说道:“王师爷,我没有跟你开玩笑,跟你说的是正事。现在金军大兵压境,正在搞什么搜山捡海,我的军务忙得很呢,哪有闲心跟你闹着玩啊?王师爷,你别看这小子年纪小,他肚子里装的墨水比我多的多,你就收下他吧。我相信假以时日,在你的调教下,这小子保管会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王师爷无可奈何地说道:“张将军,你是我们前军主将,你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我还能再说什么呢?哦,对了,张将军,这孩子应该才十来岁吧?是谁家的孩子呀?他父母的心也太狠了吧?这么小就送来当兵?”

张宪笑着说道:“王师爷,你查户口呀?”

“孩子,你的父母也太狠心了,这么小就把你送到部队,你是我见过最小的兵。”王师爷见张宪不回答,便把矛头转向了小岳云。自从金兵入侵以来,多少人家破人亡,许多孩子为了替亲人报仇投了军。不过最小的也有十五六岁,王师爷还没有见过这么小的兵。

小岳云腰板一挺,随口应道:“小怕什么,人是会长大的。再过几年,我不是也有十五六岁了吗?”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机灵鬼,孺子可教也,好,我收下了。”王师爷很满意小岳云的回答。

“谢师傅!”小岳云也不含糊,当即双膝跪下,就要行拜师礼,却被王师爷阻止了。

“人我收下了,张将军,现在你总得告诉我他是谁家的孩子了吧。”王师爷做事认真,文书整理的整整有条,做任何事情都要问的明明白白。

张宪诡秘地应道:“王师爷,告诉你可以,不过你得绝对保守秘密,绝对不准对外泄露半个字。否则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张将军,有这么严重么?不就是来了一个小孩,怎么这么神秘呀?难道这孩子……”王师爷觉的事态严重,没有继续往下问,郑重地点点头,说道,“咱老王来队伍也不是一天两天,这个规矩我懂,不该说的绝对不说半个字。”

张宪咬着王师爷耳朵,低声说道:“他叫岳云,是咱们岳元帅的大公子。”

“啊?”王师爷大吃一惊,张大眼睛看着岳云,喊道,“什么?他是岳大公子?”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