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一切皆可鉴定 >第77章 修书设想(求追读)7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77章 修书设想(求追读)77(1 / 2)

“幼安可是有什么顾忌?”邴原最熟悉管宁,见他这样不免开口问了句。

“顾忌到算不上,只是孝廉对我大概没用。”管宁回道,“就算最后举孝廉,当郎官或者到地方当县令,别人也会处处和我作对。与其勾心斗角,想着还不如继续教书育人好些。”

是否升迁他无所谓,主要不希望百姓因为自己被牵连,同时污了先祖的名头。

说不得到时候大家都指着他,笑话:“还说是管子后人,连治政安民都做不到。”

诸子百家,经过两汉近四百年,还有几个剩下来的?

百家学说倒是存在兰台,可传人却没了,学这个不能出仕,不能当官,那谁愿意学?

大多是找个旁系子弟,或者收养一两个弟子。

再不然就让次子或者旁系族人去学,只为把老祖宗的东西传承下去。

“幼安有没有想过,把自家的学说缝到儒家经典里面?”鲁达询问。

明白科举的出现和变迁的他,并不反对独尊儒术。

甚至可以说,有那么点喜欢《左传》。

字数足够多,这意味着能进行第二轮,第三轮加工,把需要的学说缝进去。

最后诸子百家的精髓,都汇聚到《左转》里面,再从里面选择题目进行科举,不仅能免去大量阅读的步骤,还能直接用于治政。

本身《左传》就是个缝合怪,把儒家各家经典学说,都稍微缝了一些进去。

鲁达的想法更加疯狂,他要把诸子百家的精锐,都特么缝进去。

最终出来的《左传》,可能字数会超过三十万,甚至五十万字。

总比考个试,非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学说背下要好得多吧?

如果说鲁达算在汉代,把科举给弄出来,基本只有两条路。

要么把诸子百家缝入《左传》里面,作为基础科目,再配合一科策论取士。

要么把职位拆分成若干领域,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设定不同的考试内容。

这样不仅是儒家,诸子百家的子弟,也有可能考中。

问题不在考不考得中,而是考中之后。

大家本来不同学派,难免思想各不相同。

比如鲁达打算征讨匈奴,可能墨家和道家就会拦着,而儒家和法家就会同意。

甚至一个大国策出来,各家的看法也不同,所以争论不休,政策迟迟得不到推进。

地方官员之间互相扯后腿,仿佛就是要证明对方的学说有问题。

总结起来,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性并不合理,实际就一条路能走,也最符合华夏的国情。

而要把那么多的学问,都缝合到《左传》里面,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量。

但至少可以先起个头,然后一点点的去完成,十年二十年的,自己等得起。

“缝?”管宁大脑一片空空白,别说是他,邴原和国渊也是有些反应不过来。

“以《左传》作为基础,把各家学术缝合进去。最终百家合为一家,大家再不分彼此。”鲁达激动的说道,“先秦一统文字,为什么不能把诸子百家的学说统一起来?”

《左传》这个时期还好,毕竟是个大缝合怪,问题是只缝合儒家学说。

不管如何,好歹这个时代的人还懂得缝,经历南北朝之后,儒家开始找不到东西缝进去。

就开始从道家和佛家里面找东西缝。

在这之前,儒家学说的更新迟滞非常严重,可总得青出于蓝,于是越来越钻牛角尖。

好好的儒家,逐渐朝着儒教发展。

佛家和道家何尝不是这样,最后三家互相缝合,也互相影响。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