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要脸啊 >第67章 国营纺织厂【求追读】6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67章 国营纺织厂【求追读】67(1 / 2)

在宝庆,说到纺织行业,很多人的一代回忆里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老国营棉纺织厂。

这是一家地方性国企,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有接近三千余名纺织女工在这里面上班。

厂区内有自己的托儿所,小学,子弟初中,提供免费医疗的职工医院,有经济实惠的职工食堂,舒适的沐浴室,工作之余,职工和家属还能在灯光球场,电影院,阅览室和棋牌室,享受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

但是这种好日子,随着计划经济结束,市场经济来临,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加快,和很多国营大厂一样,老棉纺织厂也终将没落,并逐渐走到它彻底破产清算的那一天。

眼前的一派繁忙的景象,都是虚假的,谁也无法预料到,它很快就会凋零。

而且这个日子不会很远。

陆阳的记忆中,从80年代后期开始,市国营老棉纺织厂就已经在开始走下坡道,不太行了,到1993年,开始尝试改制,但是改制失败,后果是数千名女纺织工人逐步下岗,到1996年,裁撤人数达到2200人,只保留了不到还有数百名工人,维持着这个厂子最基本的运转。

即使是如此,已经债台高筑,且无力回天的老棉纺织厂,仍还是市里的一个大包袱。

到了两千年以后,就彻底被卖掉了,由省城来的棉纺织业巨头独资收购,从国营变成私营,老棉纺织厂这个招牌,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然,这些还与目前的陆阳无关。

他今天来的目的,也无非就是想要从这个国营老棉纺织厂,买一批库存的便宜布料而已。

是的,仅仅如此。

其他的,留待以后,等他实力强大了再说。

大卡车停在路边。

陆阳四人跳下车,眼前正是一派繁荣下班的景象,数千女纺织工人陆陆续续的走出厂卫把守的大门,或推或骑着自行车,这是家属楼离得远一点的,离得近的,则是步行,数十人结伴,一片欢歌笑语。

而在更远一些,远离厂卫视线的范围,从江南渡河来到江北的其他机械厂的大小伙子们,穿着洋气的衣服,吹着口哨,露出猥琐的眼神,也在开始寻找自己能搭讪的目标。

注意,这不是耍流氓。

而是一项经久流传数十年,约定成俗,却又上不了台面的相亲文化。

相传是从老棉纺织厂成立的那个年代开始,老棉纺织厂因为女工多,尤其是未婚的女工,不仅素质相对较高,而且待遇极好,广受市里的其余国营大厂,尤其是机械厂的男光棍们的追捧。

在那个年代,只要能娶到纺织厂的女工,那就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带着出门,男人们那是一个个都能昂头挺胸。

为此,上面的领导,结合实际,组织老棉纺织厂的未婚女工与各大国营机械厂的未婚大小伙子们,举办过多场的联谊相亲会。

但名额毕竟有限,仍旧还是僧多粥少。

于是就有人开始破坏规矩,宁愿少上半天班,请半天假,乘渡船过江,一日之间往返于江南江北,只为能够蹲在厂门口,等待纺织厂的女工们下班的这一刻,然后找准机会,上前搭讪。

万一要是有能互相看对眼的,岂不就成就了一段姻缘,能娶一名国营棉纺织厂的女工回家?

久而久之,这么做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约定成俗,更是形成了一条风俗街,靠着在这条棉纺织街上摆摊,贩卖各种小零食,各种女工人喜欢的小饰品,都不知道养活了多少那个年代的小市民家庭。

可惜。

时代终究还是要变。

谁也不曾想到,曾经深受追捧,娶到了就倍有面子的国营棉纺织厂女工,突然有一天就变得不值钱了。

下场潮来临后,突如一夜寒冬降临。

数千名纺织女工原地失业,只能靠着一点微薄的救济金来维持生计,有些生计都无法维持,结了婚的,有些夫妻双双下岗,孩子上不起学,老人看不起病,没结婚的,家里也可能有弟弟妹妹需要抚养,苦熬一段时间之后,疲于生计之人,又不知道有多少就这么原地下海了,江北沦为一片烟花之地。

曾经的深受欢迎,娶回去就能光宗耀祖。

变成了未来的一地鸡毛。

这又是谁的错?

陆阳站在原地,仿佛是站在了时代岔路口,不禁心生感慨。

“阳子,那我们现在要进去吗?”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