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都市言情 > 魂与今 >第十四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5(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四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15(2 / 2)

“你。。。”秦语荏听完小脚一踢,然后诧异道:“真的这么神奇吗?可是我现在没有镜子,化妆盒也在你的背包里,给落在凉亭里了。”

张智摆手道:“行啦,行啦,等会上去你自己试试看就知道了。还有,好在你现在还不会给自己身体进行附灵,要不然你这一脚的力量我可得仔细掂量掂量了。”

“懒得理你,我们现在是被这莲花带入到地下了吗?”秦语荏看着周围枯萎的莲花花瓣以及黑暗的外部环境问道。

“是地面以下,不过不知道是在水中还是泥土之中。”张智点头道,然后对秦语荏说道:“以策万全,你先学会给自己身体水分附灵。然后我再尝试打破这周围的枯萎花瓣,那样我们应该就可以出去了,我估计我们俩等会必须得游泳了。”

“好吧,那你先教我怎么做。。”秦语荏点头道。

。。。。。

地面上,深坑边,已经是日暮西山。

秦老太爷仍然在草地上瘫坐,看着深不见底的大坑,双眼通红,眼中无神,嘴里不停的呢喃着:

“语荏,语荏。。。”

而智凡老和尚则在其一旁盘坐,手持佛珠,嘴里念着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婆诃。。。。”

“都已经黄昏了啊?哎,你慢点飞,我怕。。”秦语荏声音从深坑里传来。

草地上的两位老人,立即惊醒,然后看向深坑中,只见从阳光照射不到的黑暗中,两个身影慢慢飞了上来。

“语荏,真的是语荏。”秦老太爷高兴地喃喃道,然后喊了起来:“语荏,,,”

“是爷爷,”秦语荏听见声音抬眼望去,但阳光刺眼,只能看得见两个人影。

“是爷爷和智凡大师。”待两人向上到达一定距离后,张智看清两人容貌,笑着说道。

少顷,草地上,两人稳稳站定。

“语荏。”秦老太爷立即上前。

“爷爷。”秦语荏也立即上前与秦老太爷紧紧相拥。

--------------

寺中禅房。四人分坐两侧。

“居然有这样的奇遇!语荏,你这丫头,总算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秦老太爷欣慰道。

智凡大师也对秦语荏说道:“善哉,善哉。小施主‘结善缘,得善果’,真是可喜可贺。”

“嗯,我现在的容貌总算完全复原了,的确是意外之喜。”秦语荏微笑道,然后看向张智,对秦老太爷和智凡老和尚说道:“爷爷、大师,我现在想跟你们说,张智真的不是‘食灵族’,他更不会‘吸食人魂’;至于他为什么会有‘吸魂之力’,我想世间事本来就很难一一弄清的,又或许机缘未到,时机一到,自然会水落石出的。”

“阿弥陀佛,”智凡大师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小施主说的是,老衲明白了。只不过,现在不由我们做主,还是得看清虚道长师徒,他们如果也能理解,那就真的是‘皆大欢喜’了。”

“他们?他们去哪了?”秦语荏诧异道。

“他们去查探罗歌医生,追寻‘梼杌’的消息了,这也是他们此行的目的。”秦老太爷回道。

“哦,”秦语荏点头道,然后看向秦老太爷问道:“爷爷,您可不可以答应我和张智的婚事?”

“嗯,爷爷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爷爷可以答应你们的婚事。”秦老太爷点头道,然后话锋一转,看向张智说道:“但是,需要你证明,你并不是‘梼杌’之徒。”

“证明?”张智诧异道,“怎么证明?”

秦老太爷继续说道:“很简单,你表明立场,站在我们‘吸魂者’一边即可。那样,我相信清虚道长他们也会相信你的。”

张智点头道:“这个没问题,其实我本来就是打算去调查‘神秘失踪案’的,而且那个黑衣人也是我一直想抓住的罪魁。”

“嗯,那就好。”秦老太爷点了点,然后对秦语荏说道:“天色已晚,你们在此留宿一晚,明天再下山好了。”

秦语荏摇了摇头:“爷爷,我想跟张智现在就下山。反正我们现在都是‘吸魂者’了,也不用怕山道难行了。”

“你这丫头,有了夫婿,现在连爷爷也不想多陪一陪了。”秦老太爷摇头苦笑道。

“哪有?”秦语荏红着脸说道,然后看到张智旁边的背包,立即走上前,拿出一盒茶叶,递给秦老太爷,笑着说道:“这是我们给您买的茶叶,都是您最喜欢的上好龙井。”

“行了,行了,爷爷知道你们孝心了。”秦老太爷接过盒子笑道,然后叮嘱道:“趁天色还不算太晚,你们赶快下山吧。”

“爷爷,大师,我们走了。”秦语荏拉着张智一起说道。

---------------

山道口,太阳已经完全没入地平线。

张智看山下已经全都黑了下来,转头对秦语荏问道:“你干嘛这么着急要下山?之前,咱们不都在这里住一晚才走的吗?”

“我不喜欢这里了。”秦语荏回头看了看‘莲花寺’说道。

“哦。你是因为今天白天的变故吗?”张智问道。

秦语荏转头,点点头道:“嗯,而且我很讨厌那清虚道长师徒。”

“是的,我知道,他们太过道貌岸然。”张智点头道,然后看着夜空繁星点点,感叹道:“世间之事太过于复杂,人心太过于难测。如果一切都可以‘有理可循、有法可依’,那该多好。”

秦语荏看着张智仰头叹息,立即柔情回道:“我知道,我知道这是你最喜欢的两个字:理与法,因为它们对应:公平与秩序。”

张智继续看着星空,点头道:“是,但实现起来太难。有时候,甚至大部分的时候,连‘理’都难说得清。‘人生如蜉蝣,吾辈皆渺小。穷毕一生时,可勘几人事?’:

星斗满天,能识一二者,石张;大道三千,能卜一二者,风昌;众生芸芸,能治一二者,人皇。”

【注解:

第一句:

星斗满天:中国古人将满天星宿分为二十八宿,分别由朱雀、青龙、白虎、玄武四象掌管;表示满天星星众多的样子。

石张,指的是石申、张衡:

石申:战国中期的天文学家,与甘德一起制定了《甘石星经》。在这部著作中,他测定了黄道带和赤道带的恒星位置,记录了八百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一百二十一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并编制了星表。

张衡: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包括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并且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张衡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以及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第二句:

‘大道三千’的说法来自《易经·系辞下》。原文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人要归向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用来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在道教中,‘三千’并非确指,而是代表不确切的数字,象征道的无穷无尽和变化莫测。每个人的道都是独特的,都是道法的一种体现。

风昌:指的是伏羲、姬昌;

伏羲,三皇之一,姓氏为‘风’,据《帝王世纪》记载,‘太昊帝庖牺氏(即伏羲氏),风姓也’。伏羲氏诞生在燧人氏时代,燧人氏自立姓氏为‘风’,伏羲跟随父亲风燧人姓风。另外,相传八卦为伏羲所造,始制八卦,用来占卜。《周易》中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的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

姬昌,后世称周文王;相传文王被殷纣拘于羑里时重排八卦方位,文王八卦被称为后天八卦,另外,文王还将八卦两两相叠,形成今天所见的周易六十四卦。

第三句:

众生芸芸:“众生芸芸”中的“芸芸”一词,源自先秦·李耳的《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里的“芸芸”用来形容世间万物茂盛纷繁的样子。而“众生”一词则出自《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在这里,“众生”指的是一切生物。

“众生芸芸”可以理解为其结合了《老子》和《礼记》中的思想,用来形容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或生物繁多而茂盛的景象。在佛教中,这一词汇也常被用来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在现代汉语中,“众生芸芸”则常被用来泛指大千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众多的普通人。

人皇:人皇一般被理解为能够按照人性和道德规范来统治天下的君王,他们的统治能够使天地万物和谐共处。在中国历史上,有五位被尊称为人皇的君王,他们分别是黄帝、颛顼、尧、舜和禹。这五位君王都以德治天下、仁爱民众为宗旨,被后世人民称为“仁君”。

而在一些传说中,人皇也被认为是远古部落的酋长,后来被神化,与天皇、地皇合称三皇。根据这种说法,天皇氏望获,地皇氏岳鉴,人皇氏恺胡洮,这三位是传说中的三皇。其中,天皇主气,地皇主德,人皇主生。】

秦语荏上前,抱紧张智,安慰道:“那我也送你两句话:世上之事使然,何必怆怆然。”

【使然:汉语词汇,来源于古代的汉语文献,如《韩诗外传》等。它的意思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致使这样,即由于某种原因或条件,使得事物呈现出某种状态或结果。在语境中,它常常用来解释某种现象或结果的原因或背景。

怆怆然:悲伤的样子,出自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