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朝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 >第20章 乙弗浑谋反(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0章 乙弗浑谋反(1 / 2)

一般来说,朝堂很忌讳莫名出现的童谣;有候官前去调查,发现童谣比皇上写“天安”年号还要早些日子。再调查发现,童谣起于平城外郭,很快传遍平城,且已传出平城,向四面八方扩散。朝堂诸公也无法解读此童谣,唯有最后一句“江水寒”,大体能够明白,此童谣应当落在江左僭宋。

黄帝三一六三年丙午(公元466年),魏天安元年,宋建康刘彧泰始二年,宋寻阳刘子勋义嘉元年。

二月庚申,魏帝拓跋弘见百官于朝堂。说是百官,其实只有二、三十朝廷重臣。再说了,朝堂狭小,仅能容纳五十来人;真正接受百官朝拜,还需太华正殿,能容纳几百人宴饮。

一如从前,皇帝拓跋弘盘坐正中大榻,宝相庄严,闭目咏经。这一次,皇帝的声音有点大,群臣隐约听出,是《金刚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众臣听在耳中,情绪莫名,佛与大比丘朝会,还要乞食,找谁乞食?

冯太后缞绖坐肩舆,四个内行内小抬肩舆,健步如飞;王琚在左,钳耳庆居右,后面跟着一队内行内小。

冯太后的命并不比皇帝生母李氏好多少,唯一的运气,便是没有生出一个皇帝儿子,也没有生其他皇子、公主。今天的运气还会不会好?没人知道冯太后的心思,即便是钳耳庆与王琚,都看不大明白。

冯太后的祖父为北燕末代皇帝冯弘。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平辽海,北燕国灭,冯弘殂于高丽,冯太后的父亲冯朗入大魏,官至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

冯太后生于长安,其父冯朗因事坐诛,年幼的冯太后与其姑姑没入宫中。其姑姑成为拓跋焘的左昭仪,而冯太后十四岁时,被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选为贵人,天安年间,立为皇后。算算时间,距今不到十年,而义上掌控中宫的时间,不到五年;实际掌控中宫,也才半年多。算年龄,冯太后二十有六。

走出中宫,走进永巷,太阳刚刚升起,肩舆与冯太后的影子淹没了长长的永巷。两宫守卫均行军礼,无人阻拦,而跟在身后的卫士,除了那一队内小,又多了几队内小,十几内三郎,数位内阿干。

冯太后一行走入禁中,拓跋丕与拓跋贺、牛益得帅三幢三百三郎卫士,冲进来,簇拥着肩舆、太后,向朝堂走去。果不其然,其它三郎卫队无动于衷,仅有十几名巡查的内三郎与数位内阿干,跑过来追随。

步六弧隽带属下值守朝堂,刚看到太后一行,身旁的斛洛真卫士问道:

“军将,太后驾临,需不需要通传朝堂诸公?”

步六弧隽低声呵斥道:

“少废话,快,跟我迎接太后!”

说完话,小步快跑,带着十几名斛洛真卫士,迎上太后。冯太后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情;步六弧隽与随行卫士行军礼,而后,如他人一般,跟在后面。

走到朝堂大门口,内行内小放下肩舆,钳耳庆与王琚扶冯太后下地,直接走进朝堂,后面跟着两个内阿干、拓跋丕、拓跋贺、牛益得、步六弧隽。留下的内行内小守卫殿门,而三郎卫队、斛洛真卫队则将大殿包围,警戒内外;十几个凑热闹的内三郎、内阿干,则与内小一起守门。

一行人就在皇帝的咏经声、众臣的慷慨陈辞中,簇拥着冯太后,走进朝堂。众臣愣了,乙弗浑愣了,坐在坐榻上,不知所以。大殿除了脚步声、咏经声,再无其它声音。

皇帝拓跋弘察觉有变,睁开眼看到太后一行,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冷颤,浑身一个哆嗦。当见到冯太后平静、柔和的目光,惊喜万分,又冷静下来,神情肃穆,离开坐榻,跣足拱手,低头问安:

“母亲,你来了!”

这时候,群臣才清醒过来,纷纷离开坐榻,跣足伏地高呼: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