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明崇祯传 >第三十七章 玻璃厂37(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十七章 玻璃厂37(1 / 1)

立夏刚过,万物生长,正是一年中最为生机勃勃的时节。早晨还有一丝凉意,朱由检在徐光启及宋应星的陪同下带着护卫策马奔向京城西侧的永定河。

永定河畔,春意盎然,绿柳依依,花香四溢。一行人穿过一片片繁花似锦的田野,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朱由检身着便装,神情轻松,他的目光时而落在路边的野花上,时而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他对这次视察充满了期待,这个产业将是他搜刮那些富人的重要手段。将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他心中已有初步规划。

在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已经重新进行修缮,古朴的石狮依旧威武,桥面平整宽阔,孙元化、王徵、毕懋康、朱可贞等人已等候在这里,朱由检直接带领他们跨过泸定桥,来到铸炮局附近的玻璃厂,这是玻璃厂首次开炉,宋应星早已安排人对窑炉进行加热,只等朱由检到后取出玻璃液,制出成品。

“开始吧”宋应星对匠作师傅命令道。

只见一位裸露着上身的工匠拿起长舀勺,从一个一米多的穹庐似的窑口中取出红红的玻璃液体,倒入早已准备好的模具,发出呲呲的气体。宋应星在旁边介绍,磨具共做了三套,一个是凸状,一个是凹状,还有一个平的。工匠小心取掉磨具,漏出红色透亮的玻璃,然后轻轻放置在窑体的上方,这是退火。趁着退火的功夫,宋应星详细介绍了窑炉的构成。窑炉共分为三层,底层加放燃料煤,留有加料口和进气口,进气采用风箱进气,二层液体成型,留有按比例混拌均匀的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平时用盖盖上,用时打开,二层地面进料口高,出料口低,便于材料变成液体后流到出料口处。三层存放成型后的产品慢慢退火。宋应星介绍的非常详细,在场的都是皇上重视的人才,他也期待这些人才给自己提出建议。

听着宋应星的介绍,朱由检颇为满意,孙元化等人也对宋应星给出较高的的评价并提出不同的意见,同时自己心中也在默默地打算着。在他们谈论的时候,工匠已拿出退火后的三件样品,这三件样品被朱由检递给在场众臣一一传看。

“唉,我的手变大了”

“我的手变小了”

“给我看看”

大臣们相互传递着、交谈着,心中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如同七、八岁的孩子,没有任何掩盖。

朱由检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这些人都是忠诚于朝廷的忠臣,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热情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玻璃还不够完美,还不是特别透亮,不过,可以边生产边改进,先做出20厘米见方、厚度5毫米的平板玻璃,那些凸、凹透镜改进透明度,做出更加通透的品种,做出望远镜,到时给在场诸位都配上一副,宫中有不少闲置的太监,让他们都来这里进行生产,扩大些规模,宋爱卿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最近朕也翻看了一些书籍,其实这东西在前朝时期已经有了,这不过那时叫琉璃,你们都可以参考,我们很多好的技艺却没有被发扬光大,确实一个巨大的损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朕认为还是没有找到最本质的东西,徐爱卿的几何原理就是很好的诠释。今后在翰林院的学生也应多培养这方面的东西”

朱由检做了最后的总结,派到各地的太监已被他召回,前期玻璃的生成就以太监为主,先把皇宫那些窗户都换成玻璃,然后交给工部管理、销售。如果技术成熟,还要生产放大镜、眼镜、衣镜这些物件,都是很好的财源。

两个月后,皇宫的窗户纸被朱由检全部换上了玻璃,皇宫的室内透着明亮的阳光,没有了从前的阴暗。玻璃也正式开始销售,按照生产的成本20厘米见方的玻璃每块只需要5文,可直接被朱由检定价为1元,相当于200倍的利润,可仍然供不应求,按照现在的生产规模,一个月可以产十万块,这一年就有近120万元的收益,朱由检不准备加大生产规模,他要以饥饿营销的方法先赚几年快钱,先把那些富人收割一轮,然后在南京建厂,解决玻璃长时间运输造成的价格过高,南方的那些富人缺少购买的积极型。

玻璃的生产仅在1929年一年就收入100万元,之后,每年以300万元的收入补充到了大明的财政部门,充分缓解了大明的财政压力,在销售收入下滑时,朱由检推出眼镜、衣镜等进行补充,让玻璃在很长时间作为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也正是因为玻璃的收入,让朱由检有充分的资金投入到百姓的教育建设之中。

玻璃的成功,也让宋应星获得“玻璃之祖”的称号,宋应星不断对玻璃进行了改进,无色玻璃、有色玻璃、玻璃瓶、玻璃杯等产品都出自他手。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