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玄幻奇幻 > 诸天摆渡:开局碧眼方瞳 >第八章 寻踪图12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八章 寻踪图121(1 / 2)

分明看似犹如一堆死灰。

寂灭无声。

并且于心境之上筑起高墙,隔绝外界尘嚣,不想再过问世事风雨。

然则。

可又因为心有千千结。

旧梦难舍,不愿将过往云烟,全然湮灭与掩埋。

是以在某些瞬息和方面,反而致使心灵更容易受外物所触动,以至于感时伤怀,心火如燎原,恍若浮萍,产生恍惚动摇。

王伊祁脑海中,对于段和誉的形象渐次丰满、立体,鲜活非常。

同时。

他愈发笃信,大理段氏之内,存在较大的问题,隐患重重。

甚至于盗国的高氏,便是窥破此隙,利用了这一点,方能篡业成功,乃至于抵御住了蒙古铁蹄的侵袭。

段和誉眸中流露的追忆,是否为自己曾闻的那些传奇与故事。

他无从知晓,但显然,这于对方是烙印心底、支撑其生命之火不熄的重要动力。

而对段氏一族相关所表现出的冷漠,则实属异常,极有可能就是其心墙之内,亟欲封存与遗忘的禁忌所在。

“凤血”二字。

纵然未直接关联段氏,但哪怕只是寻常人,目睹家传绝技沦为旁人争斗之器,并互相残杀。

亦应有所动容

多少应该都有些反应吧?

在王伊祁所熟知的那个故事里。

那位号称“大轮明王”的吐蕃国国师,毅然孤身犯险前往大理国,志在抢夺天龙寺不传之秘。

六大高僧合璧使出“六脉神剑”,引发一场剑气之战,终是不敌对方。

而即便如此,这剑谱亦拼着宁毁勿予,也要誓保不落外人之手。

若段和誉真已超凡入圣,超脱尘俗,较之昔年高僧更胜一筹,此举自是无妨,然其心境修为显然未至化境。

其中玄机,耐人寻味。

且在正常的史书中所载。

段和誉虽治国有道,但其在位期间,高氏内乱频发,朝局动荡,加之邦内部落反叛,天灾连连,心力交瘁之下,归隐之意渐生。

至广运十一年(1147年)。

段和誉的皇后无子而逝,偏偏后宫子嗣又数量繁多,其深受高氏诸派系操控,家族内斗不断,终致骨肉相残。

最后才无奈禅位为僧。

于广运十一年。

而在这个世界之中。

历史线发生波动。

段和誉为世袭总管,背后得大宋赵氏之支持,其境遇或较原本世界线内受高氏欺压更为安逸。

在此情境下。

尽管段氏皇族有频频遁入空门之习。

段和誉其实也未必选择这条“必经之路”。

毕竟在原本世界线中。

蒙古铁骑踏平大理后,废其帝制,立段氏为总管,便就这个旧俗打破。

然而。

段和誉仍选择遁入佛门,其背后缘由,引人深思,意蕴悠长。

僧人目含沧桑,凝视着立于不远处的王伊祁,缓缓言道:

“自那役烽火止熄,星霜已换十数轮,期间,这百里之国邪氛渐浓,妖孽频仍,扰得苍生难安。

你若诚心欲扫此不平,别事贫僧无能为力,唯独昔日苦行丈量‘云南路’的漫漫长路上,偶得耳闻目见,于那些魑魅魍魉之藏身所在,尚记忆一二。

贫僧可为你刻一幅寻踪图,然岁月悠悠流转,连山河都易貌变换……所记是否依旧无误,那些妖异之物,又是否尚存,实未敢保也。”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