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兵谏马谡,大破张郃 >第三十七章 杨条出降,曹真思忖。39(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十七章 杨条出降,曹真思忖。39(1 / 2)

在一片峰峦叠嶂,崇山峻岭之中,有一处在流水冲击下,隐有雏形的土塬,一座边塞突兀矗立于此,城门正上方,从那自镌刻以来,饱经风霜的字迹中,隐约可窥得“月支”两个板板正正的汉隶。

月支城,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一座彰显领土主权,防备来犯之敌,示警甚于聚拢人口方才修建的桥头堡。

与之相同的,还有祁山堡,不过比起上不过矗立千卒便显拥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堪称险峻要隘的祁山,月支城的堡垒属性,似乎仅仅是个属性,并不纯粹。

临近羌胡,周遭并无其余县地,用来示警的月支城不大,但也要看跟谁比,同样为桥头堡,跟合肥,襄樊比起来捉襟见肘,但比之祁山堡,却不仅仅是数倍能概括得了的。

此刻城内,守将府邸中,一众人被软禁于此,纵使府院宽广,亦显得有些拥挤。

被软禁的不是别人,正是安定郡的方伯长吏。往日衣冠楚楚,仪容神态一丝不苟的官吏们,此刻却灰头土脸,显得十分不修边幅。若是再披发跣足,不衫不履,乃至于须发贲张,引吭高歌,那真要叫人感慨竹林贤风提早而至了。

而在这等颓然不堪,萎靡不振的氛围之中,却又一个人挑着担子,生龙活虎,神采奕奕。

不要误会,此人束发无簪,亦无冠帽,仅以一条绛红色的帻带包裹,衣无鲜艳之彩,服无顺滑之质,就连腰间挂着的宝剑,都是自此城守将中抢来的。

此时鹤立鸡群的立于庭院之中,确实为送饭而来。

“杨君这是何苦来哉?昔年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结果江陵沦丧,关羽兵败,他们如何?而今杨君劫持我等,待大军平复安定,纵然不死,亦难有自由之身,我私下不禁为您感到忧虑啊!”

“乃公可当不起明公的君称,不过,梁陆二人之事还是知道的。”杨条放下挑着的食盒,咧了咧嘴,笑道:“只是这大丈夫一生碌碌无为,有何意义?诸葛丞相兵出祁山,大汉将兴,如此良机,失不再来,纵然关中魏军咸至,我亦此壮举,亦可史书扬名!”

“哎……”

安定郡太守早已放弃了对杨条这块滚刀肉的喝骂,如今几番劝诫亦难奏效,他不禁心下戚然,长叹一声,忧心忡忡的说道:“此次为足下迫胁,困于此地,无论蜀兵先至,还是魏军先至,都没什么好下场啊!”

“明公勿虑,您常念道什么,既来之,则安之,道理不就是如此吗?”

杨条正从食盒中取出粟米酒菜来,闻言不禁失笑,头也不抬的说道:“与其纠结这些,不若吃些东西,饮些酒水,好消去腹中饥饿才对。”

“本府绝不饮酒。”

“刚来时说不食蜀国之粮,我言这是魏之稷粟,而今又开始说不饮酒,大魏还没亡呢!您这般惺惺作态,不嫌累吗?”

“额……这……”

“哈哈哈哈哈哈哈!”

猖狂的大笑声引得一众无精打采的官吏纷纷侧目,见是杨条捧腹,又默默将目光收了回去,垂头丧气,长吁短叹起来。

太守有些尴尬,有心说些什么,可这等困顿之时,方伯的架子也无甚大用,只得默然垂首,不言不语以对。

“丰衣足食,有酒有菜,无需劳及体肤,下地耕种,多少百姓期望中的日子,你们得到后兀自不满,还在此这般长叹,实在令人恼恨!”

看着不以为意,甚至有些开始面露讥讽的官吏,杨条并没有置气,只是暗下决心,准备将饭食逐渐削减,当然,浅尝辄止,令他们知晓利害即刻,若汉军掩至,见所囚官吏面有饥色,留下不好印象,那可就不好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杨条觉得,自己干的这事犯忌讳,能不见血,不虐待,那还是别去触碰底线,不然两头都难讨好。

故而,嘴上虽然冷嘲热讽,杨条还是很认真的将食盒中的菜肴摆上案几,微微抱拳后,挑着担子往庭院大门行去。

不指望在你魏军来时出言相救,劫持出临泾,跋涉来月支城,已经把这群官吏得罪死了,别说出言相救,不落井下石,杨条都要怀疑这群人是不是脑子秀逗了。

杨条自一开始打算的,就是另类奇货可居,自光武帝逝世后,本就强大到能扼杀度田的地方豪族更加肆无忌惮,地方上的方伯基本空降,长吏却擢于本地豪族,只要将他们包圆儿捆了,献给汉军,借此号令本地豪族,令不过分,那就是换个主子,再加族中官面上的人在汉军手里,安定基本不战可平。

这将是,多么大的一笔功劳?

若是折现,取书简财帛,再带着没能力的兄弟们远离政坛,在蜀中当个富家翁,取个南方婆娘,借着功劳,推举有才之人到官面上,不出三代,咱家也能成为一方豪强大族!

当年你爷爷我从安定郡,跟着杨条兄长挟持诸方伯长吏的时候,就跟那温侯吕布跟着王允诛杀董卓一样,这辈子的活都干完了!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走出府院,美滋滋期待着未来美好退休生活的杨条并不知道,汉军兵力捉襟见肘,驻守陇右四郡,根本无暇谋取安定,生怕还没拿下,曹真便跟张郃合军一处,开始猛攻街亭了。

而那位佳人,已经于箕谷击败了在汉军之中极具盛名的虎威将军赵云,补给之后,提兵出了临泾,顺着还算平整的官道,往月支城这座北警羌胡的桥头堡行军而来。

“大将军请看,此为泾水,这是乌氏,而再往前,此处,是为高山,《山海经》记载,乃泾水发源之地……”

行军路上,一些临泾本地豪族之人,被征调为随军文书,此刻正于车架上持一详细舆图,介绍着安定郡的地形地势。

曹真听着,不时颔首,片刻之后,胸中已有了判断。

“距月支城还有多远?”

挥手命众文书下去,曹真随口问道。

“禀大将军,仅余二十里。”

“加快行军速度,今日须在月支过夜。”

“诺!”

桃良三月,投机钻营的杨条没有等到汉军,曹真那旌旗猎猎,绵延十数里的大军,却提前一步,昂首挺胸,士气高昂的开进到了月支城下。

“什么?大将军已至?”

聚拢起来的游侠儿们议论纷纷,犹豫踟蹰,杨条这个大哥,反倒是最后才知晓此事。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