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灵异悬疑 > 长城边 >第十四章(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四章(1 / 2)

冬天龙盘卧,夏天枝叶多,龙须往上长,珍珠往下落。

在许红枣的唯美幻想里,长夏嘉树康养田园综合体的闭藏部落里就规划建设有一片葡萄州。

取州之名,是为了纪念燕云十六州农牧兼具的文化特色。也希望长夏嘉树康养田园综合体可以兼具幻想与现实。

在长夏嘉树康养田园综合体燕云十六州上所种植的植物,也全部都有着燕云字形的图案。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是古代的地理名词。

“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后晋天福元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

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

天福三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此举也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了长城沿线,也使得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了160多年。

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命令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北伐元朝。

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至此燕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

燕云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还是中原王朝的保护农业区,又是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

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

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这段话,就已经足以阐释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对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

一方面,在国力昌盛时期,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

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

另一方面,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屏障与前沿,是军事斗争的“战略缓冲带”。

燕云地区北部的长城与五关构成了牢不可摧的人工防线。

在古代战争中,骑兵对于以步兵为主力的中原军队无疑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在军事地理上,长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则能起到防御屏障的作用。

紧挨着长城南侧的燕云十六州,以其坚固的城池、巍峨险峻的山脉及横贯交错的大河构成了战略上又一道防线。

它是长城防线的有力依托,与长城构成唇亡齿寒、互相支持的关系。

对北方游牧民族而言,燕云十六州在战略上意义同样重大。

占据燕云十六州后,彻底改变了他们在与中原王朝军事斗争的被动局面。

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权,虽然军事力量比较强大,但是他们没有先进的文化制度,更没有固定的财力收入。

由于自身政权制度的限制,在与强大的中原王朝斗争过程中,要么是取得暂时的军事胜利。要么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彻底击垮。

但是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后,这一局面就彻底的被改变了。

通过燕云十六州这一窗口,他们开始了解中原,逐步接触中原文明,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

温暖湿润的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生产与发展。

纵观历史,燕云地区一直是农业最发达,经济最繁荣,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在战略上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幽州也自古就在北方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

“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

随着燕云十六州划归契丹,与之而来是大量汉人给辽朝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了改变,农业经济取代游牧经济一跃成为辽国的主要经济形式。

燕云地区是辽国的农业经济中心,也是主要的赋税来源地。

仅燕京析津府一地“兵戎冠天下之雄,与赋当域中之半”。

此外,燕云地区众多的汉族人口,也为辽国提供了大量的兵源,是辽的重要兵源地。

在兵役方面,由于辽朝崇尚武力,其全国军队分为御帐亲军,宫卫骑军,大首领部族军,众部族军,五京乡丁和属国军,其中“五京乡丁“多由汉人充当,而幽云地区因其人口密集,更是此项兵役的最主要来源。

“辽建五京:临潢,契丹故壤。辽阳,汉之辽东,为渤海故国。

中京,汉辽西地,子唐以来契丹有之。

三京丁籍可纪者二十二万六千一百,蕃汉转户为多。析津、大同、故汉地,籍丁八十万六千七百。”

从五京乡丁出兵数目不难看出,“燕云十六州”的南京、西京比其他三京总和的三倍还强。

由此可知,从战略上看燕云地区具有极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为王朝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和兵源补给。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又高于艺术。

当下事,眼前人,书中字,画中景。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