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灵异悬疑 > 长城边 >第一章(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章(1 / 2)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居庸叠翠的长城边,怀山抱水。古往今来的长城人家,虚怀若谷。

万里长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烽火戏诸侯到明长城。”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元末明初,瘟疫横行,水旱蝗灾,战乱不断……

石洞村的先民们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多年,几经流离失所,途经易守难攻的长城边而遁入深山,成为了依靠长城守护的长城人家。

石洞村,地处长城边山路十八弯又山路十八弯的大山深处,是一处极不容易被外人所知道的世外桃源。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坐落在长城边的石洞村,也逐渐地走向了的历史的舞台。

现如今的石洞村,常住人口三百五十户一千四百余人。粮食种植面积七十四公顷,年产粮食二百八十三吨。油料种植面积三公顷,年产油料二吨。蔬菜种植面积三十三公顷,年产蔬菜一千七百一十六吨。果园种植面积一百公顷,年产干鲜果品一千三百九十二吨。全村年经济总收入一千二百余万元。

“无人会得东风意,春色都将付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春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纳百川,玉棠富贵。海棠谷里春日宴,所有前来秉烛夜游的赏花人,都不忍心错过海棠花姿的瓣瓣芳菲。

白露秋月宴,海棠谷里一片绿肥红瘦的丰收景象,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在石洞村山坡的顶峰上面,还有许多的古宅、古院、古窑洞,全部依山而建,散落在青山绿树的漫山遍野里。

石洞村屋舍的建筑风格多是以窑洞为主的四合院落,正房的屋舍全部都是从山洞里挖掘的出来的土窑洞。

夏日里,外面酷暑炎炎,窑洞里却十分凉爽。冬天时,外面寒风刺骨,窑洞里面却温度适宜。

冬暖夏凉的土窑洞合院建筑,使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四季里都感觉到自然舒适。

“狗长犄角闹洋事”,成熟于八月中秋,独具特色的洋苹果,更是石洞村有且仅有,独一无二的的镇村之宝。

传闻,石洞村洋苹果树的种植历史已经有两千多余年。

村口的牌坊上,还有着乾隆爷御笔亲书的“大清洋苹果第一村”。

传说,一次乾隆爷下江南的路上,途径至长城边附近时,突然就起了狂风暴雨,一时间车马乱向,就误入了石洞村。

一番言语后,石洞村的先民们得知道当下的长城边外面,风调雨顺,太平盛世。随即便将时下应季的镇村之宝洋苹果献给了乾隆爷。

得益于石洞村得天独厚的海拔高度与昼夜温差大的地理环境,成熟后的洋苹果,外观色彩粉艳娇嫩,自带条状花纹,口味甘甜,香熏味儿清新宜人,且果形整齐,能垒起八九个不倒。

因为气候加之土壤的因素,石洞村的洋苹果树,只有在石洞村周围的山坡上,才能种植存活、生长成树、开花结果,而在其他平川地带的土壤里,根本无法栽种成活。

洋苹果实扁圆形,径二寸许,生则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香闻数步,味甘松。

乾隆爷见着散发着清新宜人香薰味道,又粉嘟嘟似少女一般,与众不同的洋苹果,就如同稀罕西洋玩意一般,洋苹果之名便由此而来。

自此后,石洞村的先民们也由过往的遁世逐渐开始入世。

洋苹果,海棠果,以及其他嫁接而成、独具特色的农产品,诸如香果,槟子等的一系列果品,也在风起之时,乘风而兴,闻名于世。

现今的洋苹果,不仅得到了国家地理标识的认证,还是长城边附近的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石洞洋苹果虽然品相极好,味道也甘甜,但由于其果树生长周期较长,一般在十至十五年后才开始挂果。管理难度很大,产量又低。每亩地种上十棵洋苹果树,年产量也不过二百斤。

依时顺势,谷贱伤农。近些年来,石洞村的村民们早已经不再热衷于洋苹果的种植和养护。大家全都将大片的洋苹果树砍伐掉,改种为经济效益更高的海棠树。

自此后,曾经市场上风靡一时的石洞洋苹果,也日渐物以稀为“贵”。

又从众所周知的入世状态,转变成了鲜为人知的遁世模式。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近两年,石洞村作为生态移民村,整个村子全部都搬迁下山,在旧村以南外的十公里处,交通更为便利的平地上建起了石洞新村。村民们也全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在石洞的旧村里,尚且还有一些没有被带走的旧物,也逐渐开始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一摞摞荆条编制的笸箩、果筐随处都是手艺人的精致,喂养牲畜的石槽、散落在瓦片上精美的瑞兽砖雕、篱笆、辘辘和井……

随处可见的都是时光里的痕迹。

在石洞旧村成为空心村闲置了五年后,长夏集团随即便对石洞旧村进行了整体流转。

意在挖掘千年古树、古庙、古戏台等古文化特色,统筹推进环境整治,设施建设,古村保护,产业开发等。

长夏集团规划将石洞旧村腾空的百余处古宅院落重新规划建设,打造成为以民宿产业为主的、集现代农业与旅游、康养等为一体的综合项目,长城边度假村。变旧为新,赋予古村新的文化活力。

石洞长城边度假村因地制宜,将废弃的老宅院统一改成了一众风格迥然又各具特色的民宿小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