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月山河谣 >第六章 父母之命59(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六章 父母之命59(1 / 2)

大明洪武十一年,除夕。紫禁城灯火通明,比往日更加金碧辉煌。

整个金陵沉浸在鞭炮声中,震耳欲聋,连绵不绝。到处悬挂大红灯笼,在烟雾中摇摇欲坠,却又光彩炫目。

集市上,商铺门口两侧的喜联洋溢着新春气氛,百姓多以在家中守岁。巷道里,零星有行走之人,他们相互抱手祝词,一片祥和之像。

正月初一,天色见亮,李文忠来至皇宫,他今日醒得稍稍晚了些。

奉天殿前,鸦雀无声,一列列文武百官矗立在寒风中,他们同李文忠一样,也是来向皇帝拜年。

胡惟庸站在人前,虽有些傲然之气,却也算得上毕恭毕敬。在他身旁,一个熟悉的背影映入眼帘。

李文忠迅速从百官中穿过,在此人身后轻轻拍打一下。

“徐叔,新岁好!”。

那徐达回过头来,满面笑容:“保儿呀!”

他们许久未见,自然心情激荡。

徐达伸出掌来,李文忠即有领会,微笑着相接,徐达身体魁梧,他顺势一把将李文忠拽至身侧,呈勾肩搭背状。

“你小子回来有些时日,也不去咱府上转转,现在能耐了,不拿你徐叔当回事?”徐达在李文忠耳边窃窃私语。

“我又何尝不想找您小酌几杯?回来这几日,都督府衙的门槛都快被踏烂了,云南战事正紧,不敢懈怠。”李文忠同以小声叹道。

“公务要紧!公务要紧!”徐达又凑得更近些说道:“你小子听叔一句劝,天下终将一统,到时你务必辞去大都督一职,跟咱一样过点清闲日子岂不乐哉?”

李文忠没应答,他知道徐达是为自己的前程而忧,故而点头。

“汤叔呢?”李文忠在徐达身后探寻一番。

“你父皇许他不用临朝,趁了他的心,每日里带着家丁在京城三五成群饮酒作乐,快活得紧。”

“咱没他那么好的身子骨,近年,背身生了疽,时有发作,当真苦不堪言,太医说咱吃不得大发之物,尤以烧鹅最为禁忌。”徐达语气颇有不甘。

李文忠惊愕道:“那您可得好自珍重,不能违背医嘱,假以时日定会慢慢好转。”徐达叹道:“没那么容易,汤药吃了不少,就是不见效果。”李文忠眉头一转,突然想起寨柳。

“叔,有位苗族姑娘,医术精湛,回头我领她去给您瞧瞧。”

“你带回来那什么圣女?”徐达瞪眼道。李文忠皱眉道:“您怎知晓?”徐达道:“又不是什么秘密,这京城早已传得开了。”

“大都督,祝您新春万安,快意安康。”趁李文忠和徐达止言之际,胡惟庸道出拜年贺词。

“同祝胡相安康,事事顺心,加官进爵。”李文忠拱手回道。

“胡大人已为百官之首,无官可加,爵位倒是尚有可能。”徐达笑道。

“徐帅说的是,徐帅说的是,下官不敢有此念头。”胡惟庸颔首而道。

他们对话之时,朱标一袭崭新红袍,身后跟着一个儒生,从奉天殿正门走出。

李文忠一眼便认出了这名儒生,正是前几日在街头伸张正义的方孝孺。

以往过年,朱元璋和马皇后一定会在奉天殿接受百官的朝贺,李文忠左顾右盼,心下生疑,他默念道:“怎么就大弟一个人?父皇和母后呢?”

顿时嘈杂起来,百官们纷纷拜道:“祝太子安康,万民有福。”

朱标站在人前,伸手示意肃静,高声说道:“诸位爱卿,新春之际,皆同乐,同乐!”有官员道:“殿下,怎不见万岁和皇后?”朱标抬眼看去,说话者正是徐达。

这不奇怪,除个别亲近之大臣,无人胆敢如此直白问询朱元璋的行踪。朱标作揖笑道:“徐叔新年好!父皇与母后有些私务,叫我来代行天事。”

徐达连连点头,大呼皇上万岁,众百官跟着齐声附应。

少倾,那国子监儒生从袖口取出一册清单,朱标示意他交由胡惟庸,高声说道:“一年以来,尔等不辞辛苦,为天下苍生所操劳,孤特意准备些薄礼相赠。”

大明的官员每年只有三日休沐,分别是过年、冬至以及朱元璋的寿辰,而朱标体恤群臣不易,让官员们先行回家与亲人团聚,随后令户部差员照清单送物。

众臣跪拜,纷纷离去……

徐达和李文忠原本也要回府,刚迈出几步,被朱标叫住。临来时,朱元璋有过交代,要朱标留下李文忠和徐达,一同过年。

朱标刻意放慢脚步,待李文忠和徐达离得远了,便止步不前,小声朝方孝孺说道:“师弟,连日来,东宫诸事你费心费力,孤暂且谢过,随后也有重赏予你。”

见朱标低头作揖,方孝孺连连推辞,惶恐而道:“殿下如是说,令臣汗颜,份内之事,岂敢邀功?”朱标笑着抚了方孝孺一把,说道:“你我师出同门,不必如此,不该如此!”

朱标又道:“孝儒,你与郑家小姐怎样了?”

突发一问,方孝孺低头不语,面色黯然。

“正值佳节,理应去登门拜访你未来岳父才是。”

“这……”方孝孺开不了口。

“孝儒,但说无妨!”朱标追问。

“人各有命,方某人何德何能配得郑小姐?”方孝孺仰天长叹,,尽显无奈。

“这是什么死话?相爱的人就该在一起长相厮守。”朱标匪夷所思地瞪了一眼方孝孺续道:“有难处?但说无妨!”

“身为罪臣之子,还能有多奢求?”方孝孺叹道,他一直对其父方克勤的死耿耿于怀。

朱标面露难色道:“孝儒,父皇钦定的案子,孤无能为力。不过,你且安心,日后孤即位,定会给方大人平冤昭雪,还你一个交代。”

“有您这话,已是足矣!此生,我方某人惟太子殿下是尔。”方孝孺说着俯首贴地,泪如泉涌。

听方孝孺如此一说,朱标为之色变,他环顾左右,立即打断道:“不妥,此话不妥,你不是忠于我,是要忠于大明社稷。”方孝孺自觉言语有误,磕头如捣蒜般,乞求恕罪。

朱标面色稍有缓和,说道:“切记,以后此话千万不可乱说,会引火上身。”

“臣记下了!”

朱标微微点头,肃然道:“至于郑家小姐的事,孤会替你张罗,你堂堂太子同窗、正六品东宫属官,他个平头百姓也配低看于你?”

“谢太子费心,不过感情之事,还是顺其自然吧!”

陡然心生一事,朱标说道:“孝儒,这事暂且搁置几日,你先去东宫,挑些礼品去看望宋师父,可不急于返回,陪他老人家用膳。”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