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灵异悬疑 > 际会风云 >第五十一章 辞别110(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五十一章 辞别110(1 / 2)

程柏蘅回到汉中不久便放出话要置办一处宅院,近一个月来也有几个商行、当铺分别向她推荐七八处宅子,这些宅子不是太大就是位置太过偏僻,离梁家兄弟上孙氏族学的地方太远。前几日齐琳琅舅家在汉中的一处宅子要卖,正在学着管家理事的齐琳琅得了讯息立马打发人来邀请程柏蘅过去看。

齐琳琅的外家长住巴中,这处宅院是其外祖父在汉中任同知时买下的一处三进小院,虽然没有人在这里长住,但两个看门的下人将这里收拾得颇为干净整齐。此番因为齐琳琅的外祖父逝世后,其舅父并无官职,只能回老家经营族产,此处的宅子便也没什么用了。

程柏蘅看了小院,觉得位置、大小、价钱都合适,难得还有一个宽阔的后院,可以给梁小青兄弟当作练武场。于是程柏蘅便爽快地交了定钱,签了典卖文契。宅子常年有人打理,家具器物也算齐全完整,只需花费几天功夫简单粉刷,添置一些新的被褥铺陈便可以住人了。

梁小青兄弟很是高兴,下了学便到新宅子来看,也帮着做一些打扫粉刷的事情。这些日子他们兄弟住在程府的前院,虽然吃穿用度都还好,下人们却经常在他们背后指指点点,且他们对郑氏母女的所作做为略有耳闻,早就想搬出程府了。

程柏蘅将在乡下庄子里的关妈妈接了回来,又从程府将陈妈妈、孙大爷要了过来,还有粉桃,找到他们的卖身文契放了奴籍,让他们如同一家人一般,在这处宅子里好好过活。

这天梁小青找到程柏蘅,面露难色说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程柏蘅笑道:“小青,你怎么这般不爽利了,有什么事尽管说来便是。”

梁小青与程柏蘅是同年的,都属羊,不过一个是年头生的,一个是年尾生的。这半年梁小青长高了不少,现在比程柏蘅还要高上两指,他脸色微红有些羞赧地挠挠头,道:“蘅姐姐,我亲生父亲故去,母亲改嫁不要我了,养父又早早去逝,只有我和小军相依为命,多亏有你相救我们兄弟两个于危难之间,我一直在想办法报答你。小军脖子上还挂着那块石头,那是他与父母相认的信物,此生还是有机会找到自己亲生父母的。我却是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了,就想了这么一个法子,不过应该是我高攀了……我就壮着胆子说了,我想认蘅姐姐的舅父为义父,作为梁、林两家的双姓之子,将林家神位从程府请过来,传承林家满门忠烈的香火。等我大一些有能力了,我还会亲自将养父的遗骸接过来,一起供奉。”

程柏蘅没说话,两行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梁小青连忙道:“蘅姐姐,是我冒昧了,我、我身份低微……”

程柏蘅流着泪连连点头:“不是的。小青,你可解决了我的一块心病。咱们择日不如撞日,后日四月初六,是个大吉的日子,咱们就在这一日将林家神位请过来,举行收子仪式,连新宅子的乔迁礼一并办了。小青,自此之后你便是我大舅父的义子,是我的表弟。”

有了这个主意,二人说干就干。梁小青与孙大爷出门采买香烛纸钱、三牲祭礼等物,关、陈二位妈妈收拾出北院作为祖先堂,准备筵席所需的菜蔬鱼肉。粉桃受伤的右腿已经灵便了许多,她也帮着忙前忙后乐此不疲。

程柏蘅先去了父亲值守的衙所说明了此事,程怀北思索良久后,表示此法可行,不过他也不知这收子仪式如何办理,便与同僚告了假,带着女儿一同去礼部衙门求见孙尚书。

孙尚书听了程家父女二人的来意,抚须长叹道:“老夫虽未亲睹林待郎的风采,但有幸读过他的几篇文章,真乃璧坐玑驰精彩绝妙啊。”提起狼毫一边刷刷刷地笔走龙蛇,一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地为父女二人讲解,很快一份详尽的收子仪式的仪程便已写就,并甄选了初六巳时这个时辰举办认子仪式。孙尚书还说,明日仪式他还要亲自上门道贺和观礼。

程家父女二人又拟定了邀请的宾客名单,着几个管事一一送了出去。

有了孙尚书拟定的仪程,四月初六的认子和祭祀仪式举办得相当顺利。太子郑辰理派了太监送来贺礼,郑辰琚、郑辰琮、郑辰琪三位亲王和赵卓这位番邦王子的到场相贺令小小的仪式变得不同寻常起来。梁小军一整天却噘着嘴不高兴,他也想认哥哥的义父,可哥哥和蘅姐姐都劝他有信物在身,还是先找到亲生父母之后再说。

小院中紫藤花已爬满了木架,一嘟噜一嘟噜深深浅浅的紫色花朵竞相开放,架下摆了三桌酒菜,陈妈妈的手艺虽比不得高门大厨有那么些花样,但烹饪的时令菜蔬和鲜鱼活虾,自有一番乡野风味,也深得各位宾客的赞许。

程府中郑氏又在大发雷霆,连日来离家的女儿沓无音讯,那继女却是又置办宅子,又为舅父收了义子,还将林家灵位请出了程府,这不是打自己的脸,摆明了说自己这个程府主母容不下继女外家的忠魂吗,将来自己在汉中贵妇圈中要怎么混?还有夫君程怀北这些日子对自己极是冷淡,一味地纵容程柏蘅这个野丫头,他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自己的亲子茗儿着想啊。如此,程府里又不知多少碗盏瓶罐遭了秧。

来到汉中已经有一个半月了,赵卓该起身返回盛都了。这些日子,他天天劝说程柏蘅早日跟他一起走,眼见得诸事都已安排妥当,程柏蘅便答应了赵卓。

礼部孙尚书卜算一番,说是四月二十六日是个黄道吉日,宜出行,宜动土,宜婚嫁。下一个这样好的日子就得到八月里头了。长宁郡主宜在这一天启程随西羌九王子一道回盛都。

如此一来,汉中城的闺秀们轮番上门添妆的添妆,送别的送别,程府好不热闹。做了一家之长,梁小青沉静了不少,虽然不如梁小军那样在读书上有天赋,但他日日苦学不辍,还要抽时间习武练剑,这些日子进益良多。梁小军却是吵着闹着要随蘅姐姐去西羌送嫁,程柏蘅苦口婆心地相劝,西羌并无汉中这么多的名士大儒,如今能上得孙尚书家的族学实属难得,到了西羌课业便肯定会耽搁下来。程柏蘅还答应,自己在西羌安顿下来便会给梁小青写信,哪天在盛都住得腻了,便会来汉中看梁小青兄弟。如此,梁小青才不再执拗地要跟程柏蘅走。

启程的前一日,程柏蘅与赵卓一道去魏王府求见郑辰琮。如今,郑景儒的定中军全线押下,在沂州、朔州之间与光复军和克复军展开拉锯战。郑辰琮忙得脚不沾地,经常几日不回家门。自从听说程柏蘅定了启程的日子之后,他心如刀绞,经常一闭眼便是程柏蘅的音容笑貌,为了远离这些困扰他便日日扑在衙门里,没白没黑地与兵部、枢密院的官员一道研究战事布局,调配兵马粮草,将每日的时间都填得满满的。

今日郑辰琮却是难得在家,不为别的,因为明日程柏蘅便要离开汉中前往远在千里之外的西羌。若再不见一面,不知这一辈子还能否有再见之日。此时,他正在庭院中来回踱步,想去程府一趟,脚步迈到院门前又退了回来,临别之际不知见到她该说些什么,又怕控制不住感情要挽留她。正踌躇之间,下人来报程家小姐与西羌王子前来拜访。郑辰琮赶紧整理心理,令下人将客人请至花厅。

郑辰琮眼下一片青色,下巴也冒出了一层胡茬,穿着的绛色道袍不但没给脸上添几分红润,反而显得更加苍白憔悴。程柏蘅的心如同被针刺了一下,一句:“五哥……”便哽住再说不出话来了。

郑辰琮知道程柏蘅的意思,摸了摸下巴笑道:“阿蘅,我没事,只是这几天没睡好觉而已。”

赵卓抿了一口茶,放下茶盏道:“魏王殿下,明日我与阿蘅便启程前往盛都了。此次来汉中承蒙殿下照拂,今日特前来向殿下辞行。”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