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灵异悬疑 > 际会风云 >第五十六章 生肌膏(一)56(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五十六章 生肌膏(一)56(1 / 2)

三皇子府府门紧闭,洪喜拍了好一阵子才有人打开门缝问了来意又进去通传,又是等了好一阵子三皇子府的张长史才亲自出来将她们迎进了二厅坐着。

府里静悄悄地,四处没有一个人走动,倒是有个熟识的侍女送了茶水进来,却也三缄其口,一问三不知。馥阳愈发紧张了起来,拉住“沈苓”的手道:“三哥府里定是出了大事了!今日来府里的人说三哥身子不适,难道是得了什么重病了?或是又遭人暗算了?阿苓,你说三哥不会是什么大事吧?”

“沈苓”道:“三皇子身子一向康健得很,平素有太医五日一请平安脉,去楚地也有王医官一直跟随,身子定然不会有什么大碍的。”

馥阳听“沈苓”说得肯定,心也稍稍放下了一些。

好不容易三皇子妃戚氏过来二厅,馥阳连忙迎上去,只见她眼眶红红的,未语先拿帕子拭泪,馥阳的心又沉了下去:“三嫂,三哥到底怎么了?”

戚皇子妃屏退了下人,只留下馥阳和“沈苓”两个,才慢慢道来。原来今日早上一起床,郑辰玦便觉得前些天脸上的箭伤刺痒难当,忍不住用手去抓,戚皇子妃以为是那处结痂待要脱落,便令人去请窦院使来看看。谁料窦院使还未到,却眼见得郑辰玦的左半边脸开始肿得黑紫,人渐渐也发起了烧迷迷糊糊睡下,最后竟然呼之不醒了。窦院使来了之后也吓了一跳,赶紧查看脸上伤口,又诊了脉,得出的结论是三皇子中了毒,赶紧取来化毒丹给三皇子喂了下去。

戚皇子妃不解:“殿下每日的一应饮食都有两名奢员来试过了,这是如何中的毒?”

窦院使道:“下毒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下到饮食中,也可以下到熏香里,还能下到所要穿的衣服上。殿下脸肿得厉害,他脸上是不是还涂着梁院使所制的生肌膏?”便叫人取来郑辰玦昨晚所用过的生机膏细细查看了,最后说毒就下在这里头了,是一种由很多种毒物淬炼在一起的奇毒。

郑辰琮脸上的伤痕用了生肌膏,伤口愈合得很快,用完了第一盒药,昨晚又用上了第二盒。本来这伤口已经愈合结痂,遇见这毒并不能侵入体内使人中毒,但这毒会令皮肤奇痒,只要抓破一点痂皮,这毒便会很快深入肌肤筋骨,中毒者高烧不退伤口溃烂,继而呼吸困难,很快便会不治身亡。

戚皇子妃问窦院使此毒可否能解。

窦院使道:“臣先给殿下服下了化毒丹护住心脉,延缓毒物在体内发散开。但要解毒,还得弄清炼毒时几种毒物的配方。解毒之药减一分增一分不光药效不佳,有时反而会激发毒性,这可是性命攸关啊,臣不敢妄自下药。”

戚皇子妃稳了心神,一边派心腹内侍去宫里报信,一边令卫潭调派府兵关闭四门约束下人,一一审问接近郑辰玦所用生肌膏之人,另一边又令人去请太医院几位年长的太医前来一道会诊。

审了半日,查到了与管库房的侍女同屋住的管针线的秦香头上。前几日,三皇子从玉莲山归来脸上被飞箭划伤,因从梁院判处得了三小盒生肌膏,先用了一盒,另两盒存在库房中,秦香看来是偷拿了同屋侍女的钥匙偷偷在药膏中下了毒。不过此时也无从查清了,因为这个秦香一见四名府兵过去提她,便掏出裁剪衣物的剪子往心口一刺没多久人便咽气了。府兵再去拿秦香的家人也扑了个空,他们的邻居说两日前他们全家五口人背着包袱坐着马车出城了。再四下打听,得知秦香的哥哥秦虎几天前打伤了人,伤者那边一群人凶神恶煞地天天过来要银子,说不给银子就把秦虎全家弄死。

午后,弘昌帝亲来三皇子府探望儿子,见郑夺玦半死不活的样子不禁勃然大怒,下令刑部抓紧查案,并让太医院的一众太医务必医好三皇子。此时,六位老太医在三皇子寝殿讨论医方,他们各持已见,都快要打起来了。

戚皇子妃断断续续讲着,一边不时拭泪。

馥阳焦急问:“三嫂,我能进去见见三哥吗?还有阿苓,虽说她在太医院的职位低了些,也让她去看一看吧。”

戚皇子妃啜泣道:“馥阳,我是信你的。大殿下、二殿下还是四殿下、五殿下都派了人过来打听殿下的事,我也都没有见他们,打发他们回去了。你可千万不要往外传。”

馥阳陪着抹了一把眼泪,道:“事关三哥的安危,我自是不会乱说的。阿苓跟了我这许多年,她的人品口风我是信得过的。不过在三哥解毒之前,这些老太医也住在咱们府上不要外出才好。”

戚皇子妃道:“你说的是。”便领着馥阳二人进了三皇了寝殿。

寝殿中热得发闷,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鼻而来,三皇子左半边脸肿得高高隆起,上面涂了厚厚的黑色的伤疡解毒膏,往日英俊的模样已不复存在,眼睛也挤得只剩一条缝隙。他另半边脸面色潮红,呼吸粗重而又艰难,仿佛那口气随时便会噎在喉间一般。而殿外大厅,六位老医官还在激烈地争辩。

“老夫觉得,还是以活血化瘀为要,因表及里,只要面上消肿,则毒物化散,辅以解毒之药内服,三皇子定能无虞。”

“活血化瘀?你说得轻巧!难道你不知道一旦毒物攻入心脉则药石难医?三皇子乃天潢贵胄,不容有失。有道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若这般草率用药,一旦闪失,用你全家性命来抵也不是远远不够啊。”

“不如多用‘三黄汤’、‘连花汤’,还有夏枯草、蛇舌草、地丁等解毒之药,先解性命之忧,再因症施治。”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