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昭宣中兴 >百年汉匈战争之冠28(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百年汉匈战争之冠28(1 / 2)

【乌孙与汉那些事】

乌孙国,它的国都在赤谷城,离长安八千九百里。有十二万户,六十三万人,将士有十八万八千八百人。东与匈奴、西北与康居、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

乌孙,出现在大汉视线之中,要谈及一个人。这个人被称为凿空西域的张骞。

张骞奉汉武帝之命,西寻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张骞的第一次西域之行,可谓是历经千难险阻,一去一返,用了十三年。尽管,张骞没有完成使命,劝大月氏东归,与汉结盟。但,他成为西汉放眼看世界第一人。

此行,张骞发现了除了大汉与匈奴之外的新天地,被取名为西域。按照西域国家实力,划分等级。乌孙,无疑是强国、大国。

时隔多年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其中有一个战略目标,联合乌孙,共伐匈奴。

因为张骞,大汉知道了乌孙那些事。比如乌孙曾生活在河西走廊,却遭遇大月氏攻杀。唯有乌孙王的小儿子,逃到了匈奴。这个幸存的乌孙王子,还留下了一道神话,被称为狼养大的孩子。

这个乌孙王子,叫猎骄靡。

猎骄靡部族被灭,只能定居在匈奴。他跟着冒顿、老上两位匈奴大单于东征西伐,也是勇猛过人。猎娇靡借助匈奴的力量,击败大月氏。并在陌生的土地,建立新的国家。还用武力,在西域打出了赫赫威名。

猎骄靡的奋斗史,成为了一段传奇故事,是乌孙人口中的大英雄。

然,英雄总归会迟暮。

猎骄靡晚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难,导致儿子、孙子对立,乌孙国陷入分裂状态。

张骞二出西域,联合乌孙,共击匈奴。这个战略思想,最终也没有成功。猎骄靡忙于维持国内分裂局势,没有站队匈奴,也没有选择支持大汉。为了摸清大汉的底细,猎骄靡派出使者,前往长安朝拜大汉皇帝。

赵破虏攻楼兰,破姑师。李广利两次史诗级万里远征大宛。猎骄靡看到了汉的强大,派出使者前往求和亲,奉上聘礼,一千天马。就这样,汉史中第一位有名字的公主出现了,她被称为细君公主。

刘细君的曾祖父是汉景帝,祖父是汉景帝第五子刘非,父亲是江都王刘建。他的本家,可谓是根正苗红的皇家后裔。

原本,刘细君可以成为衣食无忧的江都国公主。然,她的父亲荒淫无道,还走上了谋反道路。刘细君从宗室诸侯贵女,沦落为罪臣之女。

汉武帝为抗击匈奴,钦命刘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琵琶。

刘细君这位东方美人,获得了乌孙上下一致好评。随着,猎骄靡年老,想使孙子军须靡娶刘细君。

接受汉文化长大的刘细君,自然不能接受这种安排。于是,给汉武帝上书,请求归国。

汉武帝给了一个批复:不同意。

刘细君无奈,只能从乌孙习俗,嫁给了猎骄靡的孙子,并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只在乌孙生活五年的刘细君病逝。

刘细君死后,乌孙王军须靡按照爷爷猎骄靡的行事作风,一边迎娶汉家女,另一边迎娶匈奴女。汉武帝又派了第二位有史记载名字的公主前去和亲,她被后人称为解忧公主。

军须靡与刘解忧没有生下子女,却与匈奴女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泥靡。

不久后,军须靡病重。

按理说,军须靡应该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泥靡。奈何,泥靡太小,驾驭不了群臣,更不能与叔父相争。为了保住儿子的性命,军须靡与堂弟翁须靡(大碌的儿子,曾是三分乌孙的人物)做了一场交易。

军须靡愿意将乌孙交给翁须靡,立他为王。但,附加了一个前提条件,翁须靡死后,要立他的儿子泥靡。

翁须靡接受了这个条件,接替军须靡的班,成为第三任乌孙王。进而,结束了爷爷猎骄靡、父亲大碌、堂兄军须靡三分乌孙的局面。

按照乌孙习俗,军须靡死后,所有的财产都归翁须靡。翁须靡按照传统,迎娶了汉公主刘细君和匈奴公主。

翁须靡有一个外号:肥王。

刘细君与翁须靡感情十分好,生下了三子两女,坐稳了乌孙后宫的位置。转眼间,刘细君在乌孙,已经有二十多年。她的子嗣,也发展很好。

她的长子叫元贵靡。次子,叫万年,是莎车王。三子,叫大乐,担任左大将。长女叫弟史,是龟兹王绛宾之妻。小女叫素光,是若呼翎侯之妻。

刘细君在异国他乡,开枝散叶,发展很好。本以为,这种局面,会继续发展。然,一个人打破了她的宁静。

这个人,就是匈奴单于壶衍鞮。

【壶衍鞮那些事】

壶衍鞮是狐鹿姑单于之子,于公元前85年,继承单于之位。他继位之时,是匈奴内部最不好的岁月。

他在母亲和卫律的操作下,继承了匈奴王位,进而导致了很多人不服。比如左大都尉,因贤明被壶衍鞮的母亲杀害。左大都尉的兄长,第一个不满。

叔父左谷蠡王本应该按照狐鹿姑临终前的遗嘱继承单于之位,却没继承,他也不服。

左贤王地位比壶衍鞮地位高,没能继承爵位,他也不满。

左贤王、左谷蠡王联合,准备带领部众逃亡大汉,奈何,消息泄漏。这二人虽没有降汉,却也不前往龙城朝贺。

转眼间,过了几年。尽管匈奴四分五裂,但,壶衍鞮坐稳了匈奴大单于之位。随着年龄增大,壶衍鞮想要用武力证明自己,一统草原。于是,他把作战目标,放在了大汉。

怎知,大汉太强大了。

瓯脱王被擒,西祁王被抓,污犁王被射杀。

对汉战事,壶衍鞮输得一败涂地。

这时,匈奴的仇敌乌桓,在大汉的扶持下,强大起来,还掘了匈奴的祖坟。壶衍鞮带兵亲征乌桓,结果,没能打下来。

且鞮侯在位期间,很是憋屈。南边奈何不了大汉也就算了,东边还奈何不了乌桓。

当大汉使者傅介子,不仅在龟兹问罪龟兹王,斩杀匈奴使者。还斩杀了楼兰王,扶持亲汉的质子,建立鄯善国。

于是,壶衍鞮转移战略目标,与大汉争夺西域。

乌孙,是依靠匈奴扶持,才能称霸西域。怎知,乌孙竟然联合大汉,破坏与匈奴之间的友好关系。

第一代乌孙王猎骄靡和第二代乌孙王军须靡,周旋在大汉和匈奴之间。第三代乌孙王翁须靡,亲近汉家女,与匈奴作对。

若不拿逼降乌孙,匈奴如何驾驭西域诸国。

要打乌孙,总要有名义。于是,壶衍鞮以上国的身份,要求乌孙王将解忧公主送到匈奴王庭。不送,国灭。

翁须靡结束了乌孙分裂的局势,也是一代枭雄。解忧公主是他的右夫人,且,为他生了三子二女。他若将解忧公主送出去,天下人会如何看他。

面对且鞮侯的欺辱,翁须靡霸气回应:不送。

且鞮侯以这个为借口,联合姑师,大举进攻乌孙。

匈奴虽然没落,难现冒顿时代的辉煌。但,乌孙与匈奴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面对匈奴入侵,乌孙只能反守,连丢车延、恶师等地。

匈奴掠夺乌孙百姓后,继续加大攻击力度。匈奴虽强,乌孙也不弱。且鞮侯想要一口吃下乌孙,也没有那么容易。

刘解忧见乌孙打不赢匈奴,若是战事,继续下去,乌孙迟早会被灭。可,西域诸国忌惮匈奴,谁敢发兵来救?

答案:没有人。

就在这时,刘解忧想了一个办法:向母家求援。

刘解忧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请动大汉帮忙。毕竟,她远嫁乌孙二十多年,虽与汉保持友好关系。但,乌孙离长安有数千里之遥。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