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昂昂大明 >第十五章 秣兵厉马(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五章 秣兵厉马(1 / 1)

辽东盛京皇宫崇政殿。

大金新汗王皇太极端坐在龙椅上,上位几个月以来,他的身子开始有些发福,使得他的身躯看起来更见雄壮,顾盼间精光四溢,威势逼人,他雄视台阶下的众人。

“朕属意待我大军回师,不日便西下攻明,你等可有说法?”

皇太极最近的日子其实并不太好过,当初他联合代善父子,并以承诺阿敏外封一地为代价获得四大贝勒之中的三席、四旗支持,待努尔哈赤遗体进入盛京后,他便果断率众进入后宫,拿出伪造的所谓“帝遗命”,逼迫阿巴亥大福晋应遵先汗遗命为其殉葬。适时的阿巴亥却是有苦难言,当初老奴曾对她说过,她的两个儿子阿济格与多铎两兄弟掌实力最强的两黄旗为臂助,再由多尔衮接替褚英之子杜度掌镶白旗,加上有代善掌正红旗来辅政,那么多尔衮上位就可坐拥四旗而立于不败之地,代善的长子岳讬必然唯他父亲马首是瞻,而老奴最宠爱的侄子阿敏也必不会违逆老奴的意思,那么拥有六旗支持的多尔衮必然是众人心所向之新汗王,老汗王对这一切都谋划的非常好,可天算不如人算,老汗突然撒手归西,如今代善父子、阿敏支持皇太极,而多尔衮因时间紧迫还没来得及掌控镶白旗,于是乎六旗变两旗,她深知皇太极为人表面和善,内里却是杀伐果断之辈,再说这可是为了汗位、一国君主之位,谁也不能保证皇太极为了得到它会做出什么事儿来,如果她拿出真正遗诏让多尔衮继位,那么以她们如今仅有的两旗实力,哪怕是实力最强的两旗,最后结果一定是她活不了,她的三个儿子也活不了。于是为了三个孩子,尽管她千万分的不愿,但她还是决定隐瞒真正的遗诏,在皇太极承诺待她去后会恩养她的三个儿子之后便含泪答应为先汗殉葬。对皇太极来说,老汗去后,他从阿敏处得知了老汗原本属意多尔衮,而且对此也已有所安排,他就认定整件事的最关键点就是阿巴亥,只要阿巴亥这个关节儿不存在了,所有原本的顺理成章也就不通了,至于最后剩下当时二十二岁的阿济格,十五岁的多尔衮,十三岁的多铎兄弟三人就是他砧板上的肉。

于是阿巴亥自缢后,他顺利上位,代善父子、阿敏自不用多说,这时他发现他一直寄予厚望有所动作的莽古尔泰和那个墙头草杜度也对他表示了无条件的支持。他不禁有些失望,他甚至有些渴望这时有人能够跳出来反对他,好让他能够杀鸡儆猴以树立威望。阿济格、多铎两兄弟也无异常举动,阿济格甚至多次私下里对他表示了效忠,唯有多尔衮会偶尔露出对他仇视的目光,但他毫不在意,虽是他兄弟但终归只是一个小崽子,掀不起什么浪花。

然而好景不长,在其位则必承其重,因为他的上位并没有那么名正言顺,甚至透着一股子阴谋篡夺的意味在里面,所以整个大金国内部有些暗潮涌动。阿敏也多次私下让他兑现承诺,但他总以目前国内还不安定,贸然让阿敏外封则势必会导致国内加深割裂继而分崩离析,阿敏只得作罢。但阿敏内心到底怎么想,他却根本不知道,莽古尔泰的沉寂很异常,这总是让他有些放心不下,而杜度也是个不太确定的因素,这所有的一切让他有些焦头烂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强令阿济格和多铎与他换旗,时人以黄为尊,故阿济格改为镶白旗,多铎改为正白旗,他自己的正白旗改为正黄旗,原镶白旗的旗主杜度被他踢走去了岳托的镶红旗麾下,因为褚英死之前曾把杜度托付给代善父子照顾,镶白旗改为镶黄旗,由他的长子豪格掌管。

上位伊始,他为了回报诸贝勒拥立支持之功,他依然延续了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的国策,四大贝勒依年齿位列左右,也就是说平常商议国政、举办庆典做决策的时候,他的意见只能与其他三位贝勒的意见平起平坐,于是乎诡异的一幕出现了,皇太极作为大汗,他的政令决策经常被其他三位贝勒无端掣肘、阴奉阳违。时人曾笑言,“虽有一汗之虚名,实无异于整黄旗一贝勒也。”这让他非常苦恼,为了能够改变现状,为了稀释原先四大和硕贝勒以及八旗旗主过重的权力,他准备开始掺沙子,他取消了四大贝勒共同执政,改为八旗旗主贝勒外加八旗固山额真共同议政,以纳穆泰为正黄旗固山额真,额驸达尔汉为镶黄旗固山额真,额驸和硕图为正红旗固山额真,博尔晋为镶红旗固山额真,额驸顾三泰为镶蓝旗固山额真,托博辉为正蓝旗固山额真,彻尔格为镶白旗固山额真,喀克笃礼为正白旗固山额真,固山额真是在旗主之下新的职位,虽隶属于旗主,但职务上却与旗主无关,是由大汗任命的一旗最高军政长官。另新设十六位大臣参政,再设十六大臣参理刑狱。他还不断的提高这些大臣和固山额真以及小贝勒们的地位,以期形成能与大贝勒们分庭抗礼之势,于是乎每有议题,他便能以大多数人同意的优势政令通达。其实权力这种东西只有越来越分散才能削弱并消灭原有的权力架构,而当权力逐步分散到己方越来越多人的手中时,己方的份额就会越来越大,最终集中在自己手里。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金国内部矛盾日趋加深,为了找到转移矛盾的宣泄点,于是他首先就把目光看向朝鲜,果断于正月初八日派出由二贝勒阿敏率领的阿济格、济尔哈朗、岳讬、杜度,硕托等诸小贝勒先行发兵一路东进攻入朝鲜,再遣使者方吉纳、温塔石投书至时已升任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处,约其议和及每岁馈报之数。至此,皇太极发现矛盾确有所缓解,那些往日里的龃龉也逐渐少了,为此他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西南方。其实纵观史书我们就会发现,当一个团体组织内部矛盾无法调和时,就必须要将其转移至外部,否则自身必受其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外发动一场可控的历时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的战争,只有杀戮和劫掠才能宣泄那一部分人的情绪,这是每一个强权政体的标准解题思路。

“大汗,时值正月,我大金业已攻入朝鲜,如今乃是冬春交接之际,水草不济之时,一路而去大多所在仍有积雪覆盖,于我大金铁骑而言,此次攻朝实不是出战良机,待我大军回师,必是人困马乏、疲累不堪,如何再能出战伐明?请大汗三思!老臣以为战后可让勇士休整几月,待得秋冬草黄、战马膘肥体壮之时,老臣愿为大汗牵马执蹬,马踏宁锦。有鉴于此,老臣以为此举当慎重考虑。”代善首先出言反对。

“此言有理,大贝勒乃是老成谋国之论,朕心甚慰。其他人呢?还有要说的吗?”皇太极微微点头笑着说道。

“大汗,臣觉得大贝勒所言太过,先汗在时,我大金铁骑何时思虑恁般多,任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的豪迈雄壮,言犹在耳!大贝勒如今年事已高,腐朽不堪,愈发胆小怕事,瞻前顾后,况明狗不堪一战,往日我大军南下,便只会龟缩在王八壳子里,还不是任我铁骑随意驰骋?”莽古尔泰粗声粗气的反击道。皇太极深知,代善如今虽已五十四岁,但仍老当益壮,下马可治国、上马可杀敌,这莽古尔泰不过是想搅浑水罢了,不过他不以为意,仍旧笑眯眯点头,然后看向其他众人。

“父汗,三贝勒说得对,明狗疲弱、不堪一击,请父汗下令,儿臣即刻率大军为父汗取下那宁锦。”豪格不甘于人后的豪言道。他刚掌旗没多久,威望不显,全靠皇太极支持,急需立功来为自己增加影响力。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