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 >第25章·论兵事(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5章·论兵事(1 / 2)

四月五日早,赵祯结束晨练后,召见枢密使前来垂拱殿议事。

“参见官家,官家圣躬安否?”枢密使张耆(同‘嗜’)行礼问好。

赵祯一边走向龙椅,一边抬手说道:“枢相免礼,朕躬安,来人,赐座。”

张茂则指挥着两名内侍,搬来一张太师椅。

“谢官家赐座。”张耆道谢后落座。

宋初,宰相不仅掌管民政、还掌管军政和财政,为了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于是设置了枢密使分管军政,又增置了三司使分管财政,之后为了进一步拆分相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一同签署政令。

枢密使存在的背景是为了分割相权,因此其所承担的工作,并不一定都是军事,也会涉及一些民事,全看皇帝是信任宰相多些,还是信任枢密使多些。

二人相互客套完毕,赵祯开门见山,直接道出今日议题。

“今日召枢相前来,是想听一听枢相对我朝兵事的见解。”

“官家所问兵事,不知是指兵制方面,还是军政方面?”张耆想了想,率先开口询问。

“凡涉兵事,朕都想了解,枢相知无不言即可。”赵祯也不知道该从何处问起,便把问题又抛了回去。

“那臣就先从我朝兵制说起。”

“可。”

“我朝兵制可归于三:曰禁军、曰厢军、曰乡兵。”

“太祖收四方劲旅,列营京畿,以备宿卫,分番屯戍,以捍边圉,曰禁军。”

“犷暴之民、桀骜恣肆者,刺配诸州,以分给役使,曰厢军。”

“选于户籍所在,分队伍,给旗帜,缮营堡,备器械,具籍塞下,使之团结训练,以为藩篱,则曰乡兵。”

赵祯开口询问道:“枢相可知我朝历年兵籍员额?”

张耆想了想,回答道:“回官家,自臣知枢密院以来,亲典兵籍。开宝年间,总三十七万八千,而禁军马步十九万三千;至道年间,总六十六万六千,而禁军马步三十五万八千;天禧年间,总九十一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四十三万二千。至今虽有所增减,但员额变化不大。”

“总兵力九十一万二千人,禁军四十三万二千人,养兵如此之多,战力却羸弱不堪,果真是,天下承平日久,而武备废弛。”赵祯在心中暗自想道。

“朕近日查看西、北边事奏报,北边,辽国自澶渊之盟始,与我朝近三十年未启边衅,然北边陈兵仍以几十万计,每岁输运粮草物资占岁收近半;西边,党项元昊,屡有不臣、僭越之举,而我朝于西边陈兵之数,却只寥寥数万余,朕担心,一旦西起边衅,我朝仓促之间将无法应对。”

张耆闻言,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官家能居安思危,心系边事,此乃我朝幸事,臣为官家贺。”

赵祯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朕观汉唐兵制,汉之良家子,唐之府兵,皆是战时自备兵戈,自带粮草,战后卸甲归田,并不久事征伐,却仍能横扫六合,威压四方,使汉唐之武力煊赫一时。”

“我朝募民为兵,给粮草,给器械,常年操练以备征伐,但对外战事却是败多胜少,这是为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