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 >第103章·平夏初议104(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03章·平夏初议104(2 / 2)

赵祯点了点头,王德用的这个思路,可以简单概括为‘尺进寸取’和‘堡寨包围城池’。

其将覆灭党项这个大目标,分割成逐步蚕食党项领土和百姓的小目标。

一口一口,一步一步,直到完成最终目的,将党项彻底吞并。

这套战术的前提是,持刀之人耗得起,耗得住,还要能抵御对方的反击,这才能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让对方看着自己被一步步逼死而毫无办法。

赵祯问道:“殿帅的第二策是什么?”

王德用迟疑了片刻,拱手道:“臣的第二策比较粗糙,无非就是:大军出境,雷霆扫灭。”

赵祯抬手示意他坐下。

王德用的第二策只有八个字,赵祯立刻心领神会,但这個策略在宋朝行不通,除非他有了成年子嗣后御驾亲征,否则把大军派出去,分分钟上演黄袍加身。

晏殊起身拱手道:“官家,臣以为,党项人少物少,其体量甚至不及陕西一路。征伐如此偏隅,何须举国之力?只需集中陕西一路的全部物力,便足以耗死党项。”

“臣建议,在陕西路设‘行政事院’,统筹陕西路四司事权,精简合并地方‘州县’,集中一路之物力,征伐党项,将战争的影响限制在一地之内。”

晏殊从成本上考虑,以全国之力跟党项耗自是毫无问题,但若能用更小的代价拼死党项当然更好,因此他提出了‘集中事权办大事’的策略。

赵祯思考了起来:“若以晏殊的办法,设‘行政事院’,总理一路事权,为耗死党项提供稳定的内政基础,倒是不失为良策。”

夏竦闻言开口道:“官家,我朝自开国以来,尚未有一路之权集中一人之身的先例。”

“臣建议,若设‘行政事院’总一路政权,就应再设‘行枢密院’总一路军权。”

“军政二柄不可系于一身,若促成地方集权自治,一旦成了气候,恐怕藩镇又会重启,其危害远远大于一个党项。”

赵祯开口道:“陕西路已经设有‘经略安抚使’,若再设‘行枢密院’,恐怕有些叠床架屋、机构冗余了。”

夏竦道:“经略安抚使乃主兵柄之‘帅臣’,若增加兵额后,大军兵柄仍由经略使一人执掌,时日一久,恐其不遵中枢号令。”

“臣建议官家设‘行枢密院’,分走的乃是帅臣‘调兵’之权,如此便可多一层限制,使其不至失控。”

赵祯无语,心道:“说了半天,归根结底还是在争权,想让人做事,又不敢放权,如此畏首畏尾,如何成事?”

蔡齐起身道:“官家,臣以为唐末藩镇的形成,乃是地方主官同时掌控‘军权、财权和用人之权’,而今只要朝廷牢牢控制住地方‘用人之权’,并对地方‘财权’经手管理,藩镇就不能成形。”

“如今陕西路已经设有‘军饷使’一职,专门节制军队所需钱粮物资,又有‘转运使’一职,专门收取地方赋税,此二者职权相近,却各有缺陷。”

“因此,臣建议,合并二使司,补全升格为‘陕西路行三司’,总领一路财用,以绝藩镇之基。”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